[发明专利]一种课堂教学交互行为分析编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88748.5 | 申请日: | 201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4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堂;程云;吴林静;黄景修;王亚茹;王虹;雷诗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20 | 分类号: | G06Q50/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魏波 |
地址: | 43007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课堂教学交互行为分析编码方法,首先编制行为分类表,依据行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过程,将教学行为划分为教师言语行为、教师活动行为、学生言语行为和学生活动行为;然后编制教学行为类别编码表,根据行为活动主体主导方式不同将教学行为划分为主动或驱动两大类、16小类,并采用16个阿拉伯数字进行编码;最后基于课堂教学视频,依据“转换采样,插值补偿”方法,根据教学行为类别编码表,动态采集行为转换点,插值行为活动样本的中间点,最终形成行为数据序列。本发明实现课堂教学交互行为的采集与编码;提出了“转换抽样,插值补偿”的教学交互行为样本采集方法,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课堂教学 交互 行为 分析 编码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课堂教学交互行为分析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编制行为分类表;依据行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过程,将教学行为划分为教师言语行为、教师活动行为、学生言语行为和学生活动行为;步骤2:编制教学行为类别编码表;根据行为活动主体主导方式不同将教学行为划分为主动或驱动两大类、16小类,并采用16个阿拉伯数字进行编码;步骤3:基于课堂教学视频,依据“转换采样,插值补偿”方法,根据教学行为类别编码表,动态采集行为转换点,插值行为活动样本的中间点,最终形成行为数据序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8874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GPU的多时间帧高感知度二维流线组织算法
- 下一篇:一种游戏体验式跑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