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底部开口轨道梁受力状态的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7771.8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8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尔玉;张超;王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00 | 分类号: | E01D2/00;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董琪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底部开口轨道梁受力状态的技术,涉及桥梁领域。提供一种改善底部开口轨道梁受力状态的技术,需要在轨道梁两侧腹板和底板内布置预应力筋,重点解决预应力筋的布置形式。在混凝土轨道梁(4)底板内布置后张法底板预应力束(2)或在混凝土轨道梁(4)底板内布置先张法底板预应力筋(3);在混凝土轨道梁(4)腹板内布置后张法腹板预应力束(1),以改善底部开口混凝土轨道梁(4)的受力状态。在底部开口轨道梁的腹板和底板中分别施加预应力,从受力方面达到平衡荷载、避免开裂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底部 开口 轨道 梁受力 状态 技术 | ||
【主权项】:
一种改善底部开口轨道梁受力状态的技术,包括后张法腹板预应力束(1)、后张法底板预应力束(2)、先张法底板预应力筋(3)、混凝土轨道梁(4),其特征是:在混凝土轨道梁(4)底板内布置后张法底板预应力束(2)或在混凝土轨道梁(4)底板内布置先张法底板预应力筋(3);在混凝土轨道梁(4)腹板内布置后张法腹板预应力束(1),以改善底部开口混凝土轨道梁(4)的受力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8777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