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生物接种剂提高苜蓿产量的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74831.2 申请日: 2016-01-28
公开(公告)号: CN105638219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8
发明(设计)人: 郑敏娜;韩志顺;梁秀芝;李荫藩;薛龙飞;姜超;张小娟;王慧;田宏先;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C1/06;C12N1/20;C12R1/01;C12R1/41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37008 山西省***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接种剂提高苜蓿产量的栽培方法,首先,利用前期从苜蓿根际筛选的优良溶磷菌与根瘤菌制作苜蓿根际新型专用接种剂;其次,在春季播种时,将专用接种剂与苜蓿种子混合拌种,拌种后立即播种,过磷酸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施入量为磷肥用量为175kg/hm2;然后,播种时,采用条播,行距为25cm,埂宽25cm,播深1.5cm,播种量为20kg/hm2;最后,苜蓿各生育期内不追肥,水分状况以满足苜蓿生长为宜,进行田间常规灌溉。本发明可以促进苜蓿早结瘤、多结瘤和增加固氮量,提高提高紫花苜蓿第一年内幼苗的出苗率和后期生物产量,并能减少化肥投入量,实现绿色生态种植。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生物 接种 提高 苜蓿 产量 栽培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利用生物接种剂提高苜蓿产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用良种:选用抗旱、耐盐碱、适宜当地的高产品种;S2、根瘤菌菌液制备:活化宿主植物为苜蓿的溶磷菌和根瘤菌,其中,溶磷菌菌种为Jm170和Jm92;根瘤菌菌种为S7,均培养至菌液OD600值为0.5~0.8,备用;S3、接种剂制作:选用泥炭为载体,选用石膏或石灰调节pH值至6.5~7.0后,按55g每瓶分装,在120℃下连续灭菌1h,分别倒入无菌自封袋中;然后用无菌吸管吸取步骤S2所得的溶磷菌悬液5mL、根瘤菌悬液5mL接种到自封袋中,立即封口,晃动自封袋使得菌液与载体充分混匀;然后在无菌条件下用灭菌针在自封袋的中央扎几个小孔,扎孔后的自封袋再外套一自封袋,并在外层自封袋的四周扎几个小孔,然后置于28℃下培养8d后,得接种剂,常温保存;S4、拌种:将苜蓿种子与步骤S3所得的接种剂混合均匀后立即播种,其中,接种剂用量为7.5kg/hm2,种子用量为20kg/hm2;S5、播种地准备:播前需精细整地,清除杂草,深耕25‑30cm,无明显坷垃,上松下实,以保证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提高出苗率;S6、施基肥:按175kg/hm2的量将过磷酸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S7、播种:在5月上旬进行播种,采用条播,播种量为20kg/hm2,行距为25cm,埂宽25cm,播深1.5cm,播种后覆土镇压;S8、田间管理:各生育期内不追肥,水分状况以满足苜蓿生长为宜,进行田间常规灌溉;S19、刈割:春播紫花苜蓿当年2次,第二年开始收割3次;第一茬刈割以现蕾盛期至初花期收割最佳,留茬高度为4‑6cm;最后一次刈割应在9月中旬进行,留茬高度为7‑10cm,以利于越冬和次年高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7483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