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夜间环境的车辆尾灯对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5808.0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8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蔡英凤;王海;陈龙;袁朝春;徐兴;何友国;陈小波;高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夜间环境的车辆尾灯对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图像采集:装有图像采集装置的车辆在夜间行进时采集车辆前方的图像,记为图像A;步骤2)图像A二值化:确定一个阈值Ti对图像A二值化;步骤3)对二值化后的图像A进行连通区域标记;步骤4)尾灯对匹配:连通区域Za和连通区域Zb的匹配性度量值Mab>0.75,则认为连通区域Za和连通区域Zb共同组成了一个尾灯对。该方法通过利用尾灯形状、面积、位置信息,构建尾灯对匹配函数,实现红色尾灯对的检测和定位,提升了夜间车辆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能力,使检测的更为准确、更少的错误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夜间 环境 车辆 尾灯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夜间环境的车辆尾灯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图像采集:装有图像采集装置的车辆在夜间行进时采集车辆前方的图像,记为图像A;步骤2)图像A二值化:确定一个阈值Ti对图像A二值化,阈值T的范围为T∈[150,255],选取阈值Ti确定类间距离Di,其中,类间距离Di表示为:
pf为图像A中假设属于车灯的像素pf>Ti,pb为图像A中假设不属于车灯的像素pb<Ti;nf表示的是亮度值大于Ti的像素点个数;nb表示的是亮度值小于Ti的像素点个数;选取具有最大类间距离Di时对应的Ti为阈值;并采用阈值Ti对图像A进行二值化;高于该阈值Ti的像素置“1”,表示白色像素;将其余像素置“0”,表示黑色像素;步骤3)对二值化后的图像A中像素置“1”的连通区域标记:设提取出的连通区域数目为n,标记所有区域为Z1、Z2…、Zj、…、Zn;步骤4)尾灯对匹配:首先,针对每一个标记的连通区域Zj,分别计算其如下几个参数:(1)面积Aj;(2)圆形度Roj:Roj=(Cj)2/Aj;(3)最小外接矩形Rctj;其中Cj表示连通区域Zj的周长;然后,对任意两个连通区域进行尾灯对匹配性度量,对n个连通区域,则产生n(n‑1)个匹配性度量值;设任意两个连通区域Za和连通区域Zb的匹配性度量值为Mab:匹配性度量值为Mab的计算函数如下:Mab=0.2*Size_rateab+0.15*Round_rateab+0.55*Overlap_rateab其中:Size_rateab表明面积的匹配度,具体计算方式是连通区域Za和连通区域Zb中较小的面积比上较大的面积;其计算公式如下:
Round_rateab表明圆形度的匹配度,具体计算方式是连通区域Za和连通区域Zb中较小的圆形度比上较大的圆形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Overlap_rateab表明水平方向上的重合度,其计算方式为连通区域Za和连通区域Zb的最小外接矩形Rcta、最小外接矩形Rctb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的重合部分的长度比连通区域Za和连通区域Zb的最小外接矩形Rcta、最小外接矩形Rctb投影总长;投影总长=(Rcta和Rctb长度和‑重合部分的长度);连通区域Za和连通区域Zb的匹配性度量值Mab>0.75,则认为连通区域Za和连通区域Zb共同组成了一个尾灯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4580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