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特异材料的多目标非辐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0214.0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5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强;董丽娟;刘艳红;刘丽想;邓富胜;石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同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50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李益书 |
地址: | 037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特异材料的多目标非辐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由非谐振激励线圈、特异材料(由介质板以及加载集总电容的金属谐振环构成)、非谐振接收线圈组成。非谐振激励线圈、特异材料以及非谐振接收线圈之间利用磁场近场相互耦合来进行无线电能传输。加载集总电容的金属谐振环间耦合可形成特殊通带,通带内不同频率电磁模式呈现出丰富的场强空间分布状态。该发明通过探测负载所在位置以此来决定特异材料中哪些谐振环工作,因此不会造成能量浪费;该发明利用二维金属谐振环阵列这一简化的平面型特异材料,可实现圆斑、雪花、同心圆等多点磁场分布形态,有利于多目标无线供电等应用;该发明中的特异材料具有深亚波长特性,有利于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特异 材料 多目标 辐射 无线 电能 传输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特异材料的多目标非辐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由非谐振激励线圈(1)、特异材料(2)和非谐振接收线圈(3)组成,特异材料(2)设置于非谐振激励线圈(1)和非谐振接收线圈(3)之间;所述的非谐振激励线圈(1)连接电压源或者其他激励源,所述的非谐振接收线圈(3)连接负载或者其他储能设备,所述的特异材料(2)由介质板(4)以及介质板(4)上设置的加载集总电容(6)的大小相同且具有六角晶格分布的金属谐振环(5)陈列组成;非谐振激励线圈(1)、特异材料(2)以及非谐振接收线圈(3)之间利用磁场近场相互耦合来进行无线电能传输,非谐振接收线圈在特异材料不同位置处接收效率不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同大学,未经山西大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4021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永磁电机转子
- 下一篇:采用卡装结构的小型化继电保护智能终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