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脂肽[△C1]Plipastatin及其产生菌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9626.8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5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别小妹;刘洪霞;陆兆新;吕凤霞;张充;赵海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5;C12P21/02;C07K14/32;C07K1/16;A01P1/00;A01P3/00;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抗菌脂肽[△C1]Plipastatin及其产生菌和应用。本发明利用枯草芽孢杆菌PB2‑LC1生产的抗菌物质[△C1]Plipastatin:来自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PB2‑LC1,是一系列线性抗菌脂肽类化合物的总称,共有7种组分,经过LC‑FTICR‑MS鉴定分子量,分别为:980、994、1008、1022、1036、1050和1064Da。该抗菌脂肽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藤黄微球菌、点青霉和桃软腐病菌都有抑制作用,能够防治多种植物病害。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脂肽 枯草芽孢杆菌 类化合物 产生菌 大肠杆菌 藤黄微球菌 抗菌物质 软腐病菌 新型抗菌 植物病害 青霉 脂肽 应用 防治 生产 | ||
【主权项】:
1.一株产抗菌脂肽的枯草芽孢杆菌PB2‑LC1,其特征在于该菌株通过以下步骤构建得到:(1)PMD‑19T‑△C1重组质粒构建: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723的枯草芽孢杆菌PB2‑L基因组DNA为模板,以SEQ ID NO.2所示的5′ppsC‑D‑△C1(ClaI)‑F和SEQ ID NO.3所示的3′ppsC‑D‑△C1–SOE‑R为引物进行Plipastatin C和D亚基基因上游同源臂PCR扩增;以SEQ ID NO.4所示的5′ppsC‑D‑△C1–SOE‑F和SEQ ID NO.5所示的3′ppsC‑D‑△C1(KpnI)‑R为引物进行Plipastatin C和D亚基基因下游同源臂PCR扩增;取等摩尔体积的上游和下游同源臂扩增产物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所用的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分别为:SEQ ID NO.2所示的5′ppsC‑D‑△C1(ClaI)‑F和SEQ ID NO.5所示的3′ppsC‑D‑△C1(KpnI)‑R获得融合的Plipastatin C和D亚基基因上游和下游同源臂片段;将上述获得的融合的Plipastatin C和D亚基基因上游和下游同源臂片段与PMD‑19T载体链接,连接产物转化Escherichia coli DH5α,挑取单菌落,接种于含终浓度为100mg/mL氨苄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过夜,菌液经PCR扩增,筛选阳性克隆,进行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以及测序,得到含有Plipastatin C和D亚基基因上游和下游同源臂的PMD‑19T‑△C1质粒;(2)将温敏型质粒pKS2和PMD‑19T‑△C1质粒分别用ClaI和KpnI双酶切,连接pKS2酶切后的大片段和PMD‑19T‑△C1质粒酶切后的小片段,连接产物转化Escherichia coli DH5α,得到阳性转化子,成功构建融合质粒pKS2‑△C1;(3)将构建好的融合质粒pKS2‑△C1转化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723的枯草芽孢杆菌PB2‑L菌株,以SEQ ID NO.6所示的5′PKS‑1058‑ERM‑F和SEQ ID NO.75′PKS‑1058‑ERM‑R为引物PCR扩增,验证得到的阳性转化子,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整合到枯草芽孢杆菌PB2‑L菌株的基因组上获得产抗菌脂肽的枯草芽孢杆菌PB2‑LC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0962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