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修复自复位式钢管混凝土柱及其实施方法和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3618.2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7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玉;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路桥领域,涉及一种可修复自复位式钢管混凝土柱及其实施方法和修复方法。所述混凝土柱包括内钢管、外钢管和填充于所述内、外钢管之间的混凝土,所述外钢管由上部外钢管、带肋外钢管和下部外钢管从上至下依次连接而成,所述上部外钢管的下端面焊接有整体式法兰板一,所述下部外钢管的上端面焊接有整体式法兰板二,所述带肋外钢管的上端面焊接有拼接式法兰板一,所述带肋外钢管的下端面焊接有拼接式法兰板二。本发明能控制地震作用时桥柱的破坏部位,并且预选破坏部位能起到消耗地震能量的作用,保证桥柱在地震作用后能自复位,经过修复后仍能正常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复位 钢管 混凝土 及其 实施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可修复自复位式钢管混凝土柱,包括内钢管(2)、外钢管和填充于所述内、外钢管之间的混凝土(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管由上部外钢管(1)、带肋外钢管和下部外钢管(13)从上至下依次连接而成,所述上部外钢管(1)的下端面焊接有整体式法兰板一(6),所述下部外钢管(13)的上端面焊接有整体式法兰板二(12),所述带肋外钢管的上端面焊接有拼接式法兰板一(7),所述带肋外钢管的下端面焊接有拼接式法兰板二(11),所述上部外钢管(1)和带肋外钢管通过所述整体式法兰板一(6)和拼接式法兰板一(7)固定连接,所述下部外钢管(13)和带肋外钢管通过所述整体式法兰板二(12)和拼接式法兰板二(11)固定连接,所述下部外钢管(13)的下端面及所述内钢管(2)的下端面均与底板(17)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7)与基础固定连接,所述带肋外钢管由若干冷弯内卷边角钢(8)通过其内卷边拼接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0361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度桥梁伸缩缝损伤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路面切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