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14773.8 | 申请日: | 2015-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04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室井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6 | 分类号: | H01M2/06;H01M2/02;H01M2/26;H01M2/34;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苏娜;常海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具有含有正极及负极的电池要素、与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连接且外周面设置有树脂膜的多个金属端子、至少层叠的金属箔层和由聚烯烃系树脂形成的热熔接树脂层,其中第一封装熔接部、第二封装熔接部、膜熔接部通过进行加压热熔接,由此以厚度比周边区域薄的方式形成,通过JIS K 7122测定的所述膜熔接部的熔解热量比所述树脂膜中除所述膜熔接部以外的部分的熔解热量大。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主权项】:
1.一种二次电池,其具有:电池要素,其含有正极及负极;多个金属端子,其与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连接,且在外周面上设置有树脂膜;第一封装材料及第二封装材料,其至少具有层叠的金属箔层和由聚烯烃系树脂形成的热熔接树脂层,并以所述热熔接树脂层成为内侧的方式夹住所述电池要素;第一封装熔接部,其通过由所述第一封装材料的第一缘部和所述第二封装材料的第二缘部夹持所述树脂膜,并以从外侧夹住夹持所述树脂膜的所述第一封装材料及所述第二封装材料的方式进行加压并进行热熔接,由此以厚度比所述第一封装材料的第一周边区域更薄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封装材料;第二封装熔接部,其通过由所述第一封装材料的所述第一缘部和所述第二封装材料的所述第二缘部夹持所述树脂膜,并以从外侧夹住夹持所述树脂膜的所述第一封装材料及所述第二封装材料的方式进行加压并进行热熔接,由此以厚度比所述第二封装材料的第二周边区域更薄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二封装材料;膜熔接部,其通过由所述第一封装材料的所述第一缘部和所述第二封装材料的所述第二缘部夹持所述树脂膜,并以从外侧夹住夹持所述树脂膜的所述第一封装材料及所述第二封装材料的方式进行加压并进行热熔接,由此以厚度比所述树脂膜的第三周边区域更薄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树脂膜,并且该膜熔接部与所述第一封装材料密接,且与所述第二封装材料密接,其中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缘部的端面的垂直方向上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一封装熔接部、所述第二封装熔接部、及所述膜熔接部的位置位于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缘部的所述端面的所述垂直方向上配置有所述树脂膜的范围内,通过JIS K7122测定的所述膜熔接部的熔解热量比所述树脂膜中的所述膜熔接部以外的部分的熔解热量大,所述树脂膜层叠多个层状体而构成,通过JIS K7122测定的多个所述层状体的至少一个在所述膜熔接部处的熔解热量为65mJ/mg以上,在多个所述层状体中,在距所述金属端子最近的层为最内层,距所述金属端子最远的层为最外层的情况下,所述最内层及最外层在所述膜熔接部处的熔解热量为30mJ/mg以上85mJ/mg以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凸版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1477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智能配电装置
- 下一篇:用于对可充气物体进行密封和充气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