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六边形FDPSO的货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6470.0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24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江;孙连科;董庆辉;冷阿伟;郭洪生;孙丽丽;刘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B63B25/12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装置货油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六边形FDPSO货油系统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六边形FDPSO的货油系统,包括货油注入管系、货油驳运管系、惰气管系、货油舱和污油舱透气管系。本实用新型开发的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装置货油系统满足六边形FDPSO原油生产、储油和外输功能的货油系统设计,该系统紧密结合六边形FDPSO特殊的货油舱和货油泵舱布置,可以实现货油注入、货油驳运等功能,同时包括惰气、货油舱和污油水舱透气系统设计。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六边形 fdpso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适用于六边形FDPSO的货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货油注入管系、货油驳运管系、惰气管系、货油舱和污油舱透气管系;所述货油注入管系包括六边形FDPSO主甲板(9)上艉部安装的油气生产处理模块(12);货油注入总管(16)上部端口连接所述油气生产处理模块(12),所述货油注入总管(16)中部设置有货油舱支管,所述货油舱支管端口分别连通设置于立柱(5)内部的货油舱(401);所述货油舱支管上安装有进舱隔离阀(36);所述货油注入总管(16)下部穿过位于艉部右舷的管系/电缆通道(403),进入泵舱底部甲板(2)顶部,所述货油注入总管(16)下部设置为设有异径接头(35)的环形管路,所述环形管路上设置货油舱注入支管线,所述货油舱注入支管线连通位于泵舱底部甲板(2)上的货油舱(201);所述货油舱注入支管线上设置有注入隔离阀(36);所述货油驳运管系包括设置于泵舱底部甲板(2)顶部设有异径接头(35)的环形货油吸入总管(17),所述货油吸入总管(17)上安装吸入隔离阀(36);所述货油吸入总管(17)上连通若干支线,所述支线分别连通位于泵舱底部甲板(2)上的货油舱(201)及位于立柱内货油舱(401)的货油主吸口及扫舱吸口,所述支线上设置有吸入隔离阀(36);所述货油吸入总管(17)靠近浮体甲板(4)艉部货油泵舱(207)处设置有吸入管支管线,分别连通货油泵舱(207)内气体分离器(21)入口、扫舱泵(20)吸入口;所述气体分离器(21)的底部出口连通电动离心式货油泵(19),所述货油泵(19)的排出管线在管系/电缆通道(403)内汇合后连通货油排出总管(18);所述货油排出总管(18)顺次连接所述主甲板(9)艉部的货油外输计量撬(23)及货油外输装置(24);所述气体分离器(21)的顶端出口连通真空泵单元(22);所述扫舱泵(20)及所述真空泵单元(22)的排出口设置有排出管线,分别在左舷管系/电缆通道(403)内汇合后连通位于底层甲板(6)上的污油水舱(601);所述惰气管系包括惰气发生装置(25)、与所述惰气发生装置(25)相连的惰气洗涤塔(26);所述惰气洗涤塔(26)出口连通惰气总管(30),所述惰气总管(30)顺次连接真空断路器(27)、真空/压力安全阀(28)以及透气立管(29);所述惰气总管(30)中部设置有两路支管线,分别连通立柱内的货油舱(401);所述惰气总管(30)下部穿过位于艉部右舷的管系/电缆通道(403),进入泵舱底部甲板(2)顶部,所述惰气总管(30)下部设置为设有异径接头(35)的环形管路,所述环形管路上设置注入支管线,所述注入支管线连通位于泵舱底部甲板(2)上的货油舱(201);所述注入支管线上设置有惰气注入进舱隔离阀(36)和眼镜法兰(39);所述货油舱和污油舱透气管系包括设置于泵舱底部甲板(2)顶部设有异径接头(35)的环形透气总管(31),所述透气总管(31)上连通若干支线,所述支线分别连通位于泵舱底部甲板(2)上的货油舱(201)及位于立柱内货油舱(401),所述支线上安装透气隔离阀(36)和眼镜法兰(39);所述环形透气总管(31)上设置外排干路,所述外排干路与所述污油水舱(601)内设置的透气管汇合后连通生产处理模块中的流程透气塔(33);所述外排干路上设置有火焰熄灭器(3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111647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