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07941.0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68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蔡佳霖;蔡正国;洪焕毅;刘邦弘;戴贤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10 | 分类号: | B01J20/10;B01J20/30;C02F1/28;C02F1/6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吸附材料,其包含具有玻璃相结构的多个多孔性硅酸盐粒子。该多孔性硅酸盐粒子的成分包含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钡、氧化锶以及氧化硼,其中,该多孔性硅酸盐粒子的平均孔径介于3至50纳米,及于pH值介于1至5的环境下,该多孔性硅酸盐粒子的电动电势为负值。此外,还提供一种制造该吸附材料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吸附材料,包含:具有玻璃相结构的多个多孔性硅酸盐粒子,及吸附于该多孔性硅酸盐粒子的玻璃相结构中的活性金属,该多孔性硅酸盐粒子的成分包含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钡、氧化锶以及氧化硼,其特征在于,该多孔性硅酸盐粒子的平均孔径介于3至50纳米,于pH值介于1至5的环境下,该多孔性硅酸盐粒子的电动电势为负值;以该吸附材料的重量计算,该活性金属的含量介于3至21%;及该活性金属为IA族或IIA族的金属离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0794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