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化生产c-di-AMP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81173.X 申请日: 2015-05-28
公开(公告)号: CN104946705B 公开(公告)日: 2019-04-16
发明(设计)人: 杨国宇;张改平;杨森;孔江南;张超;韩莹倩;郭豫杰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P19/28 分类号: C12P19/28;C12N15/62;C12N11/12;C12R1/19
代理公司: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代理人: 时立新
地址: 450002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固定化DisA蛋白连续生产c‑di‑AMP的方法。该方法步骤:1、DisA基因改造,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DisA基因与cbm基因融合构建重组质粒载体;2、重组质粒转化,CBM‑DAC融合蛋白的表达;3、一步纯化和固定化DAC酶;4、连续化生产c‑di‑AMP;5、反应产物分离浓缩与纯化。本发明特异性的利用了CBM结构域与纤维素结合但无水解功能的特点,工艺较为成熟,生产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所制备的DAC酶类型多样,来源广泛,而且浓度、纯度较高,酶促反应效率较高,因而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搜索关键词: 连续化生产 固定化 构建重组质粒载体 反应产物分离 基因工程手段 重组质粒转化 酶工程技术 环境友好 基因工程 基因融合 开发应用 酶促反应 融合蛋白 一步纯化 纤维素 结构域 水解 制备 生产成本 蛋白 浓缩 成熟 改造
【主权项】:
1.一种连续生产c‑di‑AMP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DisA基因改造,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DisA基因与cbm基因融合构建重组质粒载体;所述基因工程手段,PCR扩增DisA基因时,引物序列设计如下:F 引物:CCGCTCGAGATGGAAAAAGAGAAAAAAGGGGCGAAACAC;R 引物:CGCGGATCCTCACAGTTGTCTGTCTAAATAATGCTTCTCTTG;PCR扩增时,以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所述模板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DNA来源于菌株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ubtilis str. BSP1,所述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ubtilis str. BSP1菌株的全基因组编号为GenBank: CP003695.1;所述cbm基因序列采用pCG质粒中cbm基因片段;(2)重组质粒转化,CBM‑DAC融合蛋白的表达;(3)一步纯化和固定化DAC酶;所述固定化DAC酶采用微晶纤维素进行固定化;(4)连续化生产c‑di‑AMP;(5)反应产物分离浓缩与纯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8117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从卵清蛋白中制备N-连接聚糖的高效分离制备及聚糖-201410776499.5
  • 梁鑫淼;付冬梅;于龙;肖远胜;曹翠岩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2014-12-15 - 2019-08-27 - C12P19/2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卵清蛋白N‑连接聚糖组分的高效分离制备方法,其主要的成分是只有一个氨基酸即天冬酰胺(Asn)连接的N‑连接聚糖组分,工艺过程为将卵清蛋白用非特异性蛋白酶酶解后,离心浓缩,浓缩液用一维色谱柱去除卵清蛋白酶解后的多肽及残余蛋白,收集目标馏分。将收集到的馏分离心浓缩,将浓缩液通过二维色谱柱,除去馏分中的盐、2‑4个氨基酸连接的N‑连接聚糖组分以及小分子氨基酸,得到只有天冬酰胺连接的N‑连接聚糖组分。本发明制备的Asn连接的N‑连接聚糖组分,通过高分辨质谱鉴定,N‑连接聚糖组分明确,提取分离工艺过程重复性高、可操作性好,适用于从卵清蛋白中大规模分离制备N‑连接聚糖组分。
  • 一种连续化生产c-di-AMP的方法-201510281173.X
  • 杨国宇;张改平;杨森;孔江南;张超;韩莹倩;郭豫杰 - 河南农业大学
  • 2015-05-28 - 2019-04-16 - C12P19/28
  •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固定化DisA蛋白连续生产c‑di‑AMP的方法。该方法步骤:1、DisA基因改造,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DisA基因与cbm基因融合构建重组质粒载体;2、重组质粒转化,CBM‑DAC融合蛋白的表达;3、一步纯化和固定化DAC酶;4、连续化生产c‑di‑AMP;5、反应产物分离浓缩与纯化。本发明特异性的利用了CBM结构域与纤维素结合但无水解功能的特点,工艺较为成熟,生产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所制备的DAC酶类型多样,来源广泛,而且浓度、纯度较高,酶促反应效率较高,因而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 解淀粉芽孢杆菌添加前体物发酵法生产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的生产工艺-201310097836.3
  • 陈宁;马跃超;刘莉;徐庆阳;谢希贤;张成林 - 天津科技大学
  • 2013-03-25 - 2013-06-12 - C12P19/28
  •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添加前体物TCA(1,2,4-三氮唑-3-羧甲酰胺)发酵法生产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的生产工艺。本发明首先构建了一个能在解淀粉芽孢杆菌细胞内稳定复制并高效分泌表达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ase)的重组质粒pBSA43-Bs816PNP,并将此质粒转化鸟苷生产菌解淀粉芽孢杆菌TA208,得到一株兼具高效生产鸟苷和高效表达嘌呤核苷磷酸化酶这两种特点基因工程菌RBVM(pBSA43-Bs816PNP)。采用该工程菌,以葡萄糖、酵母膏、豆浓、玉米浆、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亚铁和自来水为原料,添加前体物TCA进行发酵,添加前体物几小时后便可在培养基中检测到较高浓度的利巴韦林。本发明具有发酵周期短,产量高,糖苷转化率高,工艺简便,成本低,能耗低,污染小等优点。
  • 一种采用基因工程菌发酵产酶制备利巴韦林的方法-201110158250.4
  • 陈宁;谢希贤;夏俊刚;徐庆阳;刘淑云 - 天津科技大学
  • 2011-06-14 - 2011-12-21 - C12P19/28
  • 一种采用基因工程菌发酵产酶制备利巴韦林的方法,首先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高效表达具有高酶活力的低分子量三聚体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的基因工程菌E.coliXL-Blue(pPNP816),然后将该基因工程菌经种子培养基培养后再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产酶发酵,最后以所得菌体为酶源,以鸟苷和TCA为反应底物进行酶促反应制备利巴韦林。该制备方法采用基因工程菌,酶活性高,目的蛋白得以高效表达;发酵周期短、产酶效率高、菌体密度高;底物转化率高,可达78~85%;而且工艺简单,环境污染低,降低了利巴韦林的生产成本,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的推广和应用。
  • 在芽孢杆菌细胞中生产透明质酸的方法-200580017663.3
  • 威廉·威德纳;艾伦·斯洛马;迈克尔·托马斯;玛丽亚·唐 - 诺维信生物聚合物公司
  • 2005-03-31 - 2009-05-06 - C12P19/28
  • 本发明涉及生产透明质酸的方法,包括:(a)在有助于生产透明质酸的培养基中培养芽孢杆菌宿主细胞,其中芽孢杆菌细胞包含含有三联启动子的核酸构建体,三联启动子包含具有对应于SEQ ID NO:1的位置590的突变的变体amyL启动子,“-35”区域具有TTGACA序列和“-10”区域具有TATAAT序列的共有启动子和cryIIIA启动子,其中三联启动子的每个启动子序列可操作地与一个或多个涉及透明质酸生物合成的编码序列相连;和(b)从培养基中分离透明质酸。本发明也涉及包含核酸构建体的芽孢杆菌细胞,其中核酸构建体包含(i)含有具有对应于SEQ ID NO:1的位置590的突变的变体amyL启动子,“-35”区域具有TTGACA序列和“-10”区域具有TATAAT序列的共有启动子和cryIIIA启动子的三联启动子,其中三联启动子的每个启动子序列可操作地与该个或多个涉及透明质酸生物合成的编码序列相连。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