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苏北地区稻草还田小麦底墒播种全苗壮苗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110588.0 申请日: 2015-03-13
公开(公告)号: CN104663227A 公开(公告)日: 2015-06-03
发明(设计)人: 石广跃;王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 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代理人: 谢观素;张丽
地址: 223001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苏北地区稻草还田小麦底墒播种全苗壮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⑴水稻收割前蓄足底墒;⑵稻草切碎并均匀抛撒;⑶施好基肥、增施磷钾肥;⑷适度浅旋耕埋草;⑸抢墒深播,适当增加播种量,增加土表稻草覆盖;⑹播后适墒强力镇压;⑺开挖田间沟系;⑻因苗追施返青肥;⑼重施拔节孕穗肥。本发明巅覆原有技术深旋耕埋草、增氮前移等指导要点,针对苏北地区气候环境和现有生产条件,适宜稻草还田小麦底墒播种全苗壮苗,提高小麦产量。
搜索关键词: 苏北 地区 稻草 还田 小麦 底墒 播种 壮苗 方法
【主权项】:
苏北地区稻草还田小麦底墒播种全苗壮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蓄足底墒:在水稻收割前7~10天灌溉1次稻田,然后断水;(2)稻草切碎至10cm以下碎段,均匀抛撒;(3)施足基肥,增施基肥中磷钾肥:总施氮量为16~20公斤/亩,N : P2O5 : K2O比例为1 :0.3~0.5 : 0.3~0.5,其中基肥施氮量占总施氮量的30~45%;(4)浅旋耕接墒、土表增草保墒:旋耕深度值为8~12cm,稻草入土率为40~80%,杜绝烂耕烂种;(5)抢墒深播,适当增加播种量:旋耕当日播种,播种深度为3~5cm,播种量为15~25kg/亩;(6)播后适墒强力镇压:播后墒情适宜或不足时,播种后立即强力镇压;播种作业遇到阴雨天,土壤相对持水量大于80%时,在表土墒情适宜时强力镇压;强力镇压效果以人行完全不陷脚程度为宜;(7)开挖田间沟系;(8)因苗追施返青肥:总茎蘖数50万/亩以上的一二类苗,切勿追施返青肥;总茎蘖数少于40万/亩的三类弱苗,以及严重受冻、严重缺肥的麦田,每亩追施尿素3~7.5公斤;(9)增氮后移,重施拔节、孕穗肥:拔节肥一般在小麦群体叶色退淡、基部第一节间基本定长时追施,每亩施45%复合肥18~20 kg和尿素5~10 kg,对于群体较小、苗情偏弱的适当早施、多施,群体偏大、叶色较浓绿的则推迟追施、少施;孕穗肥在剑叶抽出一半以上时追施,每亩追施尿素5~7.5 kg公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1058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