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γ射线处理调节催化脱硫吸附剂孔结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3130.0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7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斌;张玉婷;张景成;耿姗;南军;臧甲忠;张国辉;彭雪峰;肖寒;朱金剑;张尚强;宋国良;李佳;张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10 | 分类号: | B01J20/10;B01J20/28;B01J20/30;C10G45/04;B01J23/80;B01J23/883;B01J23/889;B01J23/755;B01J3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γ射线处理调节催化脱硫吸附剂孔结构的方法,特征在于: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吸附剂浆液,载体为氧化硅或氧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金属活性组分选自为过渡金属钴、钼、镍、锰、铁、锌中的两种或几种,其中镍为主活性组分,其余过渡金属为辅助活性组分;将过渡金属的硝酸盐配制成酸性溶液,然后将硅溶胶或铝溶胶碱性溶液添加到酸性溶液中,调节溶液至pH=8,将制备好的浆液装入可塑封容器中,用氮气置换后,塑封,开启电子加速器,在辐照剂量范围内,以γ射线辐照一定时间;辐照后浆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催化剂前驱体,再经过焙烧后进行挤条或压片成型,获得共沉淀法制备的吸附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线 处理 调节 催化 脱硫 吸附剂 结构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γ射线处理调节催化脱硫吸附剂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吸附剂浆液,载体为氧化硅或氧化铝;金属活性组分由主活性组分和辅助活性组分组成,其中镍为主活性组分,以氧化物计占吸附剂总量的30‑35重%,辅助活性组分为过渡金属钴、钼、锰、铁、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以氧化物计占吸附剂总量的15‑20重%,余量为氧化硅或氧化铝载体;将金属活性组分的硝酸盐配制成酸性溶液,然后将硅溶胶或铝溶胶碱性溶液添加到酸性溶液中,调节溶液至pH=8,将制备好的浆液装入可塑封容器中,用氮气置换后,塑封,开启电子加速器,在辐照剂量范围内,以γ射线辐照一定时间;辐照后浆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催化剂前驱体,再经过焙烧后进行挤条或压片成型,获得共沉淀法制备的吸附剂;具体步骤如下:1)等pH共沉淀法制备吸附剂浆液:将金属活性组分的硝酸盐配制成酸性溶液,并将铝溶胶或硅溶胶分别配制成碱性溶液,在pH=8的条件下同时进行酸碱溶液的共沉淀,得到吸附剂浆液;2)将制备好的吸附剂浆液装入可塑封容器中,用氮气置换三次后,塑封,以排除氧气对反应的影响;开启电子加速器,在50‑150KGy辐照剂量下,以γ射线辐照1‑10分钟;辐照后浆液经过滤、洗涤、焙烧后进行挤条或压片成型,获得等pH共沉淀法制备的吸附剂;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为370‑540m2/g,孔容为0.5‑1.5cm3/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8313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