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降雨过程理论的城市内河洪峰流量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6621.6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5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夏绍凤;王矛矛;高文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颍上路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降雨过程理论的城市内河洪峰流量的确定方法1.1、首先将一条河道的流域划分为若干个子汇水分区,并设定1.1.1、从河道起点至终点对每个汇水分区进行编号;1.1.2、划分每个汇水分区对应的出水口编号;1.1.3、对每个汇水分区进行面积、对应汇流时间和流量的计算;1.2、对于一条河道内的任意一个N号排口下游出现的两种可能的最大流量QN的情形,分别进行计算,并比较所述两种可能的最大流量的大小,取较大值作为该处河道洪峰流量。本发明基于降雨过程理论,采用对河道各排口流量进行错峰叠加计算城市内河洪峰,能准确计算设计标准下城市内河的实际流量。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降雨 过程 理论 城市 内河 洪峰流量 确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降雨过程理论的城市内河洪峰流量的确定方法,步骤如下:1.1、首先将一条河道的流域划分为若干个子汇水分区,并设定:1.1.1、从河道起点至终点对每个汇水分区进行编号分别为:1、2、3、……、n;1.1.2、划分每个汇水分区对应的出水口编号分别为:Ⅰ、Ⅱ、Ⅲ、……、N;1.1.3、对每个汇水分区进行以下计算:①每个汇水分区面积分别为F1、F2、F3、……、Fn;②每个汇水分区对应汇流时间t1、t2、t3、……、tn;③每个汇水分区设计流量分别为:Q1、Q2、Q3、……、Qn;1.2、对于一条河道内的任意一个N号排口下游出现的两种可能的最大流量QN的情形,分别按以下步骤进行计算,并比较所述两种可能的最大流量的大小,取较大值作为河道的所述洪峰流量:1.2.1、设定:①每个出水口下游的河道设计峰值流量为QⅠ、QⅡ、QⅢ、……、QN;②对应的产生峰值时的时间为TⅠ、TⅡ、TⅢ、……、TN;以及③从上一个出水口至下一个出水口河道内洪水流行时间为TⅠ~Ⅱ、TⅡ~Ⅲ、……、TN‑1~N;1.2.2、分两种情形计算所述任意一个N号排口下游出现的可能的雨水设计流量QN:1.2.2.1、上游N‑1号排口处的洪峰流量到达N号排口时,遭遇此时Fn汇水分区流量叠加,即:1.2.2.2、当Fn汇水分区峰值流量到达N号排口时,遭遇上游F1~Fn‑1汇水分区此时的流量叠加,即:1.2.3、采用雨水流量计算各分区雨水流量式中Q:雨水流量L/s;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q:设计暴雨强度L/(s·ha);采用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设计暴雨强度: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a);t:降雨历时min;P:设计重现期年,根据当地排水规划确定;A1,C,b,n:参数,根据当地暴雨强度计算公式确定;设A=167A1(1+C lg p);1.2.4、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河道内水流速度再采用T=L/v计算洪水在河道内流行时间,式中v:河道内水流速度m/s;R:水力半径m;I:水力坡降;n:粗糙系数;T:洪水在河道内流行时间s;L:河道长度m,其中,R、I、n均为计算参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5662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