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IC的超薄音腔通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1667.1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1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黄茂昭;陈堃;杨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H04M1/0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MIC的超薄音腔通道结构,包括前壳体、胶套和设置在主板的正面上的MIC,胶套粘接在主板的正面上并形成有一密封腔体,MIC位于胶套的腔体内一侧,MIC的工作孔处位置与胶套的内端面之间形成有避位空间,主板的背面与前壳体密封连接,前壳体的内部开设有通向其侧面的通道,主板开设有位于MIC的一侧并将胶套的腔体与前壳体的通道导通的通孔,胶套的腔体通过通孔与前壳体的通道形成了完整的、密封性好的MIC的音腔通道结构。其解决了MIC的音腔通道设计中主板布局与产品的外观要求相冲突的问题,使MIC的拾音孔的位置布局可以有更多选择;同时,节省了MIC的厚度方向的密封空间,解决了产品的厚度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ic 超薄 通道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MIC的超薄音腔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体(1)、胶套(2)和设置在主板(3)的正面上的MIC(4),所述胶套(2)粘接在所述主板(3)的正面上并形成有一腔体(5),所述MIC(4)位于所述胶套(2)的腔体(5)内一侧,所述MIC(4)的工作孔处位置与所述胶套(2)的内端面之间形成有避位空间(6),所述主板(3)的背面与所述前壳体(1)密封连接,所述前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通向其侧面的通道(7),所述主板(3)开设有位于所述MIC(4)的一侧并将所述胶套(2)的腔体(5)与所述前壳体(1)的通道(7)导通的通孔(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04166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