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物缓控释型聚酯载药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51243.6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6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国;马滕;曾金霞;肖晓;毕淑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47/34;A61K47/1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陈雯雯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缓控释型聚酯载药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及药剂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载药微球粒径较大、粒径分布不均以及药物释放不能有效控制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缓控释型聚酯载药纳米粒由可生物降解聚酯分子网络结构和包埋其中的药物组成,粒径为50~1000nm,载药量为0.5~28%(wt%);其采用脂肪族二元醇和脂肪族二元酸或酸酐制得不饱和聚酯,通过辐射交联实现药物包封。本发明所述的载药纳米粒粒径细小且均匀,在血管中流动性好,药物被包埋在聚酯纳米粒子内,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缓控释放效果好,药物的稳定性高,利用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控释 聚酯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药物缓控释型聚酯载药纳米粒,其特征在于,纳米粒由辐射交联的可生物降解聚酯分子网络结构和包埋其中的药物组成,所述纳米粒的载药量为0.5~28%,纳米粒粒径为50~100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5124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