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核双共振谐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96330.6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3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阳;陶泉;贺玉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3/343 | 分类号: | G01R33/343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电子-核双共振谐振器,包括裂隙腔和细长导线;裂隙腔由若干个弧形导板构成,细长导线将弧形导体连接成射频线圈;裂隙腔谐振于电子共振频率,射频线圈谐振于原子核共振频率;使用裂隙腔结构能够促使电磁场的分离,保证谐振腔内部磁场与电场的比值最大化;使用细长导线是为了尽量使其不会影响裂隙腔的谐振频率及模式,同时又可利用裂隙腔的导体将其连接成射频线圈。本发明利用细长导线巧妙的将裂隙腔和射频线圈合二为一,在保证两个谐振模式效率的同时,大大简化了电子-核双共振谐振器的结构。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共振 谐振器 | ||
【主权项】:
电子‑核双共振谐振器,包括若干个弧形导板,各个弧形导板沿周向分布构成圆筒状的裂隙腔,裂隙腔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射频线圈窗口,每个射频线圈窗口由其中两个相邻的弧形导板的侧边的凹部构成,各个弧形导板通过导线连接为射频线圈,射频线圈产生的射频磁场依次穿过两个射频线圈窗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9633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识别标签空间位置变化的实时监测方法
- 下一篇:熔断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