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工程拼焊板实现复杂零件渐进成形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83587.0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8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查光成;史晓帆;赵伟;周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5/00 | 分类号: | B21D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郭晓敏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工程拼焊板实现复杂零件渐进成形的加工方法,包括:(1)建立零件三维模型,并确定其主法线方向;(2)确定工程拼焊板板材的等厚度参数曲线;(3)确定工程拼焊板的焊缝轮廓线;(4)确定差厚的工程拼焊板板材中厚板的料厚尺寸;(5)加工工程拼焊板,并进行焊缝的后期表面光洁及热处理;(6)完成渐进成形加工。本发明能有效加工常规板材不易渐进成形的钣金件,且在成形角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成形件局部厚度、改善零件强度及刚度,可较好改善加工过程中焊缝的偏移、充分发挥拼焊板的成形性能,且可有效弥补渐进成形过程中料厚减薄导致的不足,提高了渐进成形工艺的适应性,有助于渐进成形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工程 板实 复杂 零件 渐进 成形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工程拼焊板实现复杂零件渐进成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零件的三维模型,并确定零件的成形主法线方向;(2)在三维CAD设计平台上对工程拼焊板板材的极限成形角θmax作出初步判定,根据δ≥δmin设定工程拼焊板渐进成形的最小厚度,所述的δ为工程拼焊板中薄板在渐进成形后的指定最小厚度,而δmin为工程拼焊板板材渐进成形的理论最小厚度,且δmin=δ0*cosθmax,所述的δ0为工程拼焊板中薄板的原始厚度,然后确定工程拼焊板板材的等厚度参数曲线;(3)根据工程拼焊板板材渐进成形的厚度遵循余弦定理δ=δ0*cosθ,θ为三维模型曲面上任意点的法线与Z轴的夹角,即该点的成形角,步骤(2)确定的等厚度参数曲线沿垂直于主法线方向平面的投影线即为工程拼焊板的焊缝轮廓线;(4)按照δ'≥δ设置拼焊板中厚板的成形最小厚度δ',并根据δ'0=δ'/cosθ,确定差厚的工程拼焊板中厚板的原始料厚δ'0;(5)采用焊接方法加工工程拼焊板,并进行焊缝的后期表面光洁及热处理;(6)依据零件模型,利用工程拼焊板完成渐进成形加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8358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