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关联分子标记筛选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81350.1 申请日: 2014-10-27
公开(公告)号: CN104313155B 公开(公告)日: 2017-09-26
发明(设计)人: 陈素梅;唐海强;种昕冉;张飞;陈发棣;王海滨;房伟民;蒋甲福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代理人: 徐冬涛
地址: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托桂型菊花花器特性QTL分子标记筛选方法,该种方法可用于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优良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及托桂型菊花新品种的培育。包括1、试验材料及其表型数据的获得;2、菊花连锁图谱构建;3、结合表型数据和分子遗传图谱,进行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的QTL分析;4、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关联分子标记的确定。本发明以托桂型秋菊品种‘QX‑053’为母本和非托桂型秋菊品种‘南农惊艳’为父本杂交获得的160株F1分离群体为试材,获得了多个与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关联分子标记的获得,可用于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的优良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大大提高选择效率,从而加快托桂型菊花育种进程。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托桂型 菊花 性状 关联 分子 标记 筛选 方法 应用
【主权项】:
一种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关联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该分子标记分别为:控制心花直径的CfdE1Q1‑1(CfdE2Q1),关联分子标记为SSR34‑255,分子量大小为255,扩增该标记的引物正向序列为34F:cctagtatcaaagctgcgaaca;反向序列为34R caatcgcgttatcgtgtacc;控制心花直径的另一个QTL:CfdE1Q2(CfdE2Q2),关联分子标记为M20E17‑88,分子量大小为88,扩增该标记的引物正向序列为M20:gagtatcaacccggatt;反向序列为E17:gactgcgtacgaattcca;控制管状花长的TflE1Q1(TflE2Q1),关联分子标记为SSR35‑77,分子量大小为77,扩增引物正向序列为35F:cggtatgaaccaggaagcat;反向序列为35R:atgcgtttcaaagtccatgt;控制管状花宽的TfwE1Q1‑1(TfwE2Q1),关联分子标记为SSR34‑255,分子量大小为255,扩增引物正向序列为34F:cctagtatcaaagctgcgaaca;反向序列为34F caatcgcgttatcgtgtacc;针对花径、舌状花数、舌状花宽、管状花数、最深齿裂长、花柱长的QTLs,分别是:控制花径的QTL:FldE1N5,关联分子标记为N‑M20E5‑150和N‑M20E5‑259,扩增引物正向序列为M20:gagtatcaacccggatt;反向序列为E5:gactgcgtacgaattaac;QTL:FldE2N3,关联分子标记为QN‑M20E17‑218和N‑M20E17‑596,扩增引物正向序列为M20:gagtatcaacccggatt;反向序列为E17: gactgcgtacgaattcca;控制舌状花数的QTL: RflE2N3‑1、RflE2N3‑2与RflE2N3‑3,关联分子标记为N‑M20E5‑150和N‑M20E5‑259,扩增引物正向序列为M20:gagtatcaacccggatt;反向序列为E5:gactgcgtacgaattaac;控制舌状花宽的QTL: RfwE2N10,关联分子标记为N‑M23E1‑181和N‑M25E5‑134;N‑M23E1‑181对应的扩增引物正向序列为M23:cacagtcatgccggaat;反向序列为E1:gactgcgtacgaattaat;N‑M25E5‑134对应的扩增引物正向序列为M25:caggactaaaccggata;反向序列为E5:gactgcgtacgaattaac;控制管状花数的QTL: TfnE2Q1,关联分子标记为QN‑SSR73‑338和QN‑SSR262‑342;QN‑SSR73‑338对应的扩增引物正向序列为73F:tgggtaaatgggtgttcatgt;反向序列为73R:gctgcactttctccctaacc;QN‑SSR262‑342对应的扩增引物正向序列为262F:atctgcctcctgatcctgaa;反向序列为262R:ttgaagatccatcaccgaca;最深齿裂长的QTL: LllE1N2,关联分子标记为N‑SSR109‑492和QN‑SSR55‑160;N‑SSR109‑492对应的扩增引物正向序列为109F:aggagccacatgacatagcc;反向序列为109R:ggagcttcgacccaattgta;QN‑SSR55‑160对应的扩增引物正向序列为55F:accgccactaccaaaacctc;反向序列为55R:tggtaaaggtggtggtgcag;另一个QTL: LllE2N5,关联分子标记为N‑M20E5‑139和N‑M20E5‑126,对应的扩增引物正向序列为M20:gagtatcaacccggatt;反向序列为E5:gactgcgtacgaattaac;控制花柱长的QTL:SllE1Q3,关联分子标记为QN‑M23E1‑209和QN‑M23E1‑233,扩增引物序正向序列为M23:cacagtcatgccggaat;反向序列为E1:gactgcgtacgaattaa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8135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