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CD串行总线接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9931.4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8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均;郝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元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CD串行总线接口电路,包括一电源单元(3)、一总线驱动器(7)、一总线接收器(5)、及一总线空闲检测单元(6),本发明的CCD串行总线接口电路实现了将用户处理器的电平变换为总线电平,将单端信号变为差分信号传送到总线上,将系统中所有用户的控制器都并行的挂接在总线上,解决汽车故障诊断工具与CCD串行总线的连接问题,取代原有的CDD总线接口IC,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ccd 串行 总线接口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CCD串行总线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单元(3)、总线接收器(5)、总线空闲检测单元(6)、及总线驱动器(7),所述总线驱动器(7)通过车身CCD总线(21)与总线接收器(5)相连,总线接收器(5)与总线空闲检测单元(6)相连,电源单元(3)分别与总线接收器(5)、总线空闲检测单元(6)及总线驱动器(7)相连;汽车故障诊断工具(11)通过该CCD串行总线接口电路接入车身CCD总线(21),汽车故障诊断工具(11)向车身CCD总线(21)发送数据前,先通过总线空闲检测单元(6)检测车身CCD总线(21)是否空闲,并在检测到空闲后通过总线驱动器(7)将汽车故障诊断工具(11)的单端信号变换为差分信号发送到车身CCD总线(21)上,最后总线接收器(5)将差分信号变换为单端信号传送给汽车故障诊断工具(11),从而实现汽车故障诊断工具(11)和汽车CCD串行总线(21)的连接,进而进行汽车故障的诊断;所述电源单元(3)包括:一稳压器(U7)、一第二十六电容(C26)及一第四有极性电容(CA4),电源电压引线(Vbat)连接到一稳压器(U7)的第一引脚,该稳压器(U7)的第二引脚接地,第三引脚分成三路后,分别通过第二十六电容(C26)接地,或者与固定电压端(5V0)相连,或者通过第四有极性电容(CA4)接地,该第四有极性电容(CA4)的正极与稳压器(U7)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总线接收器(5)包括:一第三十八电阻(R38)、一第三十九电阻(R39)、一第六电压比较器(U6)、一第四十二电阻(R42)、一第四十三电阻(R43)及一第十八电容(C18),U12‑3引线通过第三十八电阻(R38)分成两路后分别与第六电压比较器(U6)的第三引脚或者第六电压比较器(U6)的第五引脚相连;U12‑6引线通过第三十九电阻(R39)分成两路后分别与第六电压比较器(U6)的第二引脚与第六电压比较器(U6)的第六引脚相连;第六电压比较器(U6)的第八引脚与固定电压端(5V0)相连,第四引脚接地,第一引脚分成两路后分别与REC引线相连或者通过第四十二电阻(R42)与电源电压(Vbat)相连,第七引脚分成两路后分别与IdleDelect引线相连或者通过第四十三电阻(R43)与固定电压端(5V0)相连;固定电压端(5V0)通过第十八电容(C18)接地;所述总线空闲检测单元(6)包括一555定时器(U8)、第五十二电阻(R52)、一第二十七电阻(R27)、一第二十八电容(C28)、一第二十九电容(C29)、一第五十电阻(R50)、一第六三极管(Q6)及一第五十一电阻(R51),IdleDelect引线与555定时器(U8)的第二引脚相连;555定时器(U8)的第七引脚分成两路后分别与555定时器(U8)第六引脚相连或者通过第五十二电阻(R52)与第二十七电阻(R27)后与固定电压端(5V0)相连,第四引脚分成两路后分别与第八引脚相连或者通过第二十九电容(C29)接地,第八引脚与固定电压端(5V0)相连,第五引脚通过第二十八电容(C28)接地,第一引脚接地,第三引脚通过第五十电阻(R50)与第六三级管(Q6)的基极相连;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分成两路后分别与IDLE#引线相连或者通过第五十一电阻(R51)与电源电压(Vbat)相连;所述总线驱动器(7)包括一第四十电阻(R40)、一第五电压比较器(U5)、一第二十八电阻(R28)、一第三十七电阻(R37)、一第二十九电阻(R29)、一第二十三电容(C23)、一第二十七电容(C27)、一第四十一电阻(R41)、一第三十六电阻(R36)、一第五三极管(Q5)、一第三十二电阻(R32)、一第三十三电阻(R33)、一第四三极管(Q4)、一第三十四电阻(R34)、一第四双二极管(D4)、一第三十五电阻(R35)、一第三十一电阻(R31)、一第三十电阻(R30)、一第二十二电容(C22),XMIT引线通过第四十电阻(R40)连接第五电压比较器(U5)的第五引脚;电源电压引线(Vbat)通过第二十八电阻(R28)分成两路后分别通过第三十七电阻(R37)连接第五电压比较器(U5)的第六引脚或者通过第二十九电阻(R29)接地;该第五电压比较器(U5)的第八引脚与电源电压引线(Vbat)相连,第四引脚接地,第六引脚分成两路后分别与第三引脚相连或者通过第二十三电容(C23)接地,第五引脚分成两路后分别与第二引脚相连或者通过第二十七电容(C27)接地,第一引脚分成两路后分别通过第四十一电阻(R41)与固定电压端(5V0)相连或者通过第三十六电阻(R36)与第五三级管(Q5)的基极相连,第七引脚分成两路后分别通过第三十二电阻(R32)与固定电压端(5V0)相连或者通过第三十三电阻(R33)与第四三级管(Q4)的基极相连;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第四双二极管(D4)的钳位相连,发射极接地;第四双二极管(D4)的正极通过第三十四电阻(R34)分成两路后分别与U12‑3引线相连或者通过第三十五电阻(R35)与CCD总线的负极(CCDBUS‑)相连,负极悬空;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固定电压端(5V0)相连,集电极与第五双二级管(D5)的正极相连;第五双二级管(D5)的钳位通过第三十一电阻(R31)分成两路后分别与(U12‑6)引线相连或者通过第三十电阻(R30)与CCD总线的正极(CCDBUS+)相连,负极悬空;电源电压引线(Vbat)通过第二十二电容(C22)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元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元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7993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加料机构
- 下一篇:数据接口通信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