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珠蜗杆蜗轮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2839.X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2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泰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泰安 |
主分类号: | F16H1/16 | 分类号: | F16H1/16;F16H5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53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针对滚珠蜗杆蜗轮技术发展中滚珠如何循环的难题,提出四种解决途径。在蜗轮内循环有两种途径一是在蜗轮两侧做两圈通孔,用弧形导管将蜗轮螺旋槽与轴向通孔相连,各槽组成独立循环通道,导管外端外半部做成弧形钩齿状伸入到蜗杆螺旋槽底部引导滚珠循环流动;其二的机理与其一相似,蜗轮两侧用弧形钩齿导向盘加径向滚道槽代替导管,与轴向通孔组成各槽独立的循环通道。滚珠在蜗杆内的循环途径也有两种单头环面蜗杆两端螺旋槽内作径向孔,互为反向,与斜穿蜗杆中心的轴向孔相接,配以导向、调向件形成循环通道;多头环面蜗杆与此相似,只是轴向通道不穿过轴心,而是两斜孔组成。两种蜗杆都设置分隔轮隔开珠距,避免产生滑动摩擦。 | ||
搜索关键词: | 滚珠 蜗杆 蜗轮 | ||
【主权项】:
一种滚珠蜗杆蜗轮副,其特征在于:滚珠通过安装在蜗轮两侧的弧形导管和蜗轮本体上的轴向滚道通孔在蜗轮内循环;蜗轮上每一螺旋槽的两端都有导管和轴向滚道通孔相连,组成独立的滚珠循环通道,导管外端外半圆做成弧形钩齿状,伸入到蜗杆螺旋槽底部,滚珠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能自然顺畅地进入弧形导管,再经轴向滚道通孔进入对面导管,最后回流到蜗轮螺旋槽,完成循环回流;此种滚珠循环回流方式适用于环面、柱面蜗轮和直齿、斜齿平面齿蜗轮;螺旋槽截面形状可为单圆弧、双圆弧或直廓槽形;当导管无法与蜗轮焊接,或需要考虑方便更换导管和滚珠时,用压盘隔层软垫将导管直接压紧固定在蜗轮上,实施程序和要点是:用胶将导管粘接在螺旋槽端口和轴向滚道通孔的连接处,导管上加一层软垫,再在软垫上加一压盘,用螺钉通过压盘将导管压紧固定在蜗轮上;导管分长短两种,压盘就是一个圆盘,外径略大于短导管在蜗轮轴向的最高点组成的直经,内孔与蜗轮孔外圆柱体配合,后者与蜗轮孔同心,软垫是一个环形垫,用耐油软橡胶或其他耐油弹性材料制成,外径与压盘外径相同,内径大小需能覆盖长导管在蜗轮轴向的最高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泰安,未经李泰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6283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