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天文卫星巡天扫描多目标任务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9069.5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0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钢;倪伟;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9/46 | 分类号: | G06F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9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天文卫星巡天扫描多目标任务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天球网格划分与编号;步骤2,可见窗口及约束条件处理;步骤3,多目标多约束任务规划建模;步骤4,多目标多约束任务规划模型解算处理。本发明空间天文卫星巡天扫描多目标任务规划方法,综合考虑了星上能源、存储及地面数传约束,从科学探测需求和工程实施需求出发进行多目标规划问题建模,提出求解算法可以降低冲突消解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天文 卫星 巡天 扫描 多目标 任务 规划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空间天文卫星巡天扫描多目标任务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天球网格划分与编号;所述步骤1具体为,针对空间天文卫星巡天扫描任务模式,基于观测角视场范围对全天球进行经纬网格划分,构成单位天区,并进行编号,为巡天扫描任务规划可见窗口计算提供输入;步骤2,可见窗口及约束条件处理;所述步骤2具体为,基于卫星轨道及姿态信息,对输入的单位天区按照规划时段计算单位天区的可见窗口,同时对卫星观测约束角、卫星南大西洋异常工作区、卫星地球遮挡约束条件进行计算,结合单位天区可见窗口去处不满足上述约束条件的窗口,为下一步顾及能源、数传的统一规划提供输入数据;步骤3,多目标多约束任务规划建模;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能源约束、数传约束与观测时段约束统一考虑,建立多目标任务规划模型,规划目标使得姿态调整的次数越少越好,同时,保证扫描天区覆盖百分比的最大化;所建立的多目标任务规划模型如下: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其中,N表示任务的数目,即向量X的大小;g(X)是姿态调整的次数,h(X)是未扫描的单位天区占总单位天区数目的比例;设时段t是一个处于阴影区而无法充电的时段,t1,t2,…,ti,…,tn是卫星在该时段内观测窗口时间集;若卫星电池可用时间为tpow,则定义在处于该时段内的观测窗口时间之和为tu,设时刻ta是卫星上一次过地面站的结束时刻,tb是卫星即将过地面站的开始时刻,t1,t2,…,ti,…,tn是卫星在(ta‑tb)时段内的观测窗口时间,则定义卫星的扫描数据速率是scanRate,单位:Bit/s;卫星的可用存储容量是dataCap,单位:Bit;观测窗口是通过巡天扫描任务规划之前,需要对离散化后的单位天区进行预处理,根据卫星星历数据和轨道进动速率,计算每个单位天区的可见窗口得到的;并且根据卫星星历、载荷安装位置、星体星历进行计算,依据计算值,对不满足当前观测要求的观测窗口进行去除处理;gesChgk表示卫星从任务xi到任务xj是否经过姿态调整记,其中,xi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第k‑1个任务,xj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第k个任务,gesChgk具体为:execi表示任务xi是否被观测,execi具体为:execi=0xi>01xi=0;]]>步骤4,多目标多约束任务规划模型解算;所述步骤4具体为,针对建立的多目标多约束任务规划模型,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构造算法的解向量,设计解向量调整策略,降低冲突消减过程的时空复杂度,最终生成满足规划目标的规划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4906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