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圆形盆架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5511.4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8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覃福庶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恒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梁小容 |
地址: | 543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圆形盆架的生产工艺,该工艺步骤包括开料、冲定位孔、拉伸、冲孔切边形成第一铆合孔和安装孔、返边、打凸台、冲第二铆合孔和冲第三铆合孔。本发明的改进的圆形盆架的生产工艺可减少废品的产生,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圆形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改进的圆形盆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步骤包括:(1)利用剪床将用于制造盆架的0.6mm厚的材料进行开料,形成195mm×195mm的方形料板;(2)利用冲定位孔模具在所述方形料板的中心冲设直径为16mm的定位孔;(3)利用拉伸模具对冲设好定位孔的方形料板进行拉伸,形成上部开口直径为118mm、下部直径为100mm、深度为24.1mm±0.1mm的盆体坯件;(4)利用冲孔切边模具在盆体坯件边缘进行切边,形成具有圆形边框的盆体,同时,在盆体坯件底部冲出直径为37±0.2mm的中孔,在盆体坯件底部距离圆心24mm的圆周上冲出四个直径为4.2mm的第一铆合孔,在圆形边框上距离圆心71.5mm的圆周上冲出四个直径为4.5±0.1mm的安装孔;(5)利用返边模具对盆体进行返边,返边后的盆体外圆直径为154±0.2mm,内圆直径为132mm;(6)利用打凸台模具对盆体的底部进行冲压,形成深度为17.1mm、上部开口直径为90mm、下部直径为74mm的凸台,同时对盆体侧壁上进行冲压,形成两个直径为7.5mm的孔和位于该两个孔中间的长和宽均为3.2mm的一个方形口;(7)利用第一冲铆合孔模具在盆体底部距离圆心25mm的圆周上冲四个直径为5.2mm的第二铆合孔;(8)利用第二冲铆合孔模具在盆体底部距离圆心29mm的圆周上冲四个直径为5.6mm的第三铆合孔,第三铆合孔冲压完成后形成盆架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恒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梧州恒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7551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毛细管校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与车载终端的相互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