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一体化的无人平台传感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3653.4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5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方伟奇;杜自成;张艳;李飞;高一栋;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H01Q1/22;H01Q1/5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一体化的无人平台传感器结构,采用的连杆滑块机构实现了±10°的俯仰要求。传感器重心的合理排布减小了负载力矩,降低了完成俯仰所需的电机功率。俯仰机构具备在任意位置的自锁功能,俯仰误差精度控制在2分以内。独创的中空散热风道技术,即保证了传感器各分系统在密封的条件下工作,又能满足各分系统的散热要求。接收天线采取非标法兰裂缝波导阵列的形式,用钎焊工艺完成波导腔体的密封,极大压缩了传统裂缝波导阵的外形尺寸。采用90°切角连接波导以较小的空间尺寸完成发射天线与微波模块的集成对接。天线收发信号的隔离板采用在在金属铝板上贴服吸波材料的方式实现,从而保证了收发天线近距离安装时收发信号的隔离度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一体化 无人 平台 传感器 结构 | ||
【主权项】:
种集成一体化的无人平台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俯仰安装板(1)、天线罩2、第一销轴(3)、车体(4)、线性位移传感器(5)、驱动电机(6)、电动伸缩杆(7)、推杆(8)、第二销轴(9)、散热翅片(10)、转接波导(12)、十六路开关模块(15)、接收模块(16)、信号处理板(17)、后盖(18)、电源模块(19)、微波模块(20)、壳体(21)、发射天线(23)、接收天线(24)、风机(25)、散热器(27)、百叶窗(28)和电连接器(31);壳体(21)为中空结构,中空的腔体区域(I)部位设有散热翅片(10),十六路开关模块(15)和微波模块(20)贴装在壳体(21)的前腔,接收天线(24)安装在十六路开关模块(15)上,发射天线(23)安装在微波模块(20)上面,两者之间靠转接波导(12)连接,发射天线(23)与接收天线(24)之间设有隔离板,天线罩(2)固定在壳体(21)的前端;接收模块(16)和电源模块(19)贴装在壳体(21)的后腔;信号处理板(17)的发热器件贴附在后盖(18)上,后盖(18)安装在壳体(21)后端,后盖散热器(27)钎焊在后盖(18)上;后盖(18)同时与俯仰安装板(1)固联,俯仰安装板(1)上设有三个第一销轴(3),其中位于下侧的两个第一销轴(3)连接车体(4),上侧的第一销轴(3)连接推杆(8),在结构上形成铰链旋转副;推杆(8)通过第二销轴(9)连接电动伸缩杆(7),在结构上形成铰链旋转副;电动伸缩杆(7)顺序同轴连接线性位移传感器(5)和驱动电机(6);所述电动伸缩杆(7)固定在车体(4)上;所述后盖(18)上的侧边上设有百叶窗(28),相对的另一侧设有风机(25);用于内外数据交换的连接器(31)安装在后盖(18)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3365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