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8975.0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2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袁卓亚;李立峰;石雄伟;柯亮亮;许冰;侯嘉庆;周聪;雷丹;冯威;苗建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公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E01D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景丽娜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及其施工工艺,所施工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包括下翼缘板、上翼缘板和两个对称支撑于下翼缘板与上翼缘板之间的波形钢腹板;下翼缘板内布设有预应力体系,预应力体系包括中部预应力结构和两个侧部预应力结构;其施工工艺包括步骤:一、预应力体系与波形钢腹板布设安装;二、下翼缘板施工:201、下翼缘板部分节段中部混凝土浇筑及第一次预应力张拉;步骤202、下翼缘板剩余部分混凝土浇筑及第二次预应力张拉;下翼缘板施工之前、下翼缘板施工过程中或下翼缘板施工完成后,施工上翼缘板。本发明设计合理、施工方便且施工成型的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受力合理、使用效果好,能解决现有混凝土箱梁存在的多种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形 腹板 组合 及其 施工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翼缘板(3)、位于下翼缘板(3)上方的上翼缘板(2)和两个对称支撑于下翼缘板(3)与上翼缘板(2)之间的波形钢腹板(1),所述上翼缘板(2)和下翼缘板(3)均沿所施工桥梁的纵桥向进行水平布设,所述下翼缘板(3)为现浇混凝土板且其与上翼缘板(2)之间通过两个所述波形钢腹板(1)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波形钢腹板(1)底部与下翼缘板(3)之间通过下剪力连接件进行紧固连接;所述下翼缘板(3)内布设有预应力体系,所述预应力体系位于两个所述波形钢腹板(1)之间;所述预应力体系包括布设在下翼缘板(3)中部的中部预应力结构和两个分别布设在下翼缘板(3)左右两侧的侧部预应力结构,两个所述侧部预应力结构呈左右对称布设,所述中部预应力结构和两个所述侧部预应力结构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侧部预应力结构包括一道或多道布设在下翼缘板(3)内的第一通长预应力筋(4‑1),多道所述第一通长预应力筋(4‑1)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通长预应力筋(4‑1)由前至后贯穿下翼缘板(3)且其处于下翼缘板(3)内的长度为L,其中L为下翼缘板(3)的纵桥向长度;所述第一通长预应力筋(4‑1)沿下翼缘板(3)的长度方向进行布设;所述中部预应力结构为第一预应力结构或第二预应力结构;所述第一预应力结构包括多道第二预应力筋(4‑2)和多道第三预应力筋(4‑3),多道所述第二预应力筋(4‑2)和多道所述第三预应力筋(4‑3)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预应力筋(4‑2)和第三预应力筋(4‑3)处于下翼缘板(3)内的长度均为0.6L~0.7L;所述第二预应力筋(4‑2)和第三预应力筋(4‑3)均沿下翼缘板(3)的长度方向进行布设;所述第二预应力筋(4‑2)的前端位于下翼缘板(3)一侧端部且其后端埋设于下翼缘板(3)内,所述第三预应力筋(4‑3)的后端位于下翼缘板(3)另一侧端部且其前端埋设于下翼缘板(3)内;所述第二预应力筋(4‑2)的前端为张拉端,所述第三预应力筋(4‑3)的后端为张拉端;所述第二预应力结构包括多道第四预应力筋(4‑4)和多道第五预应力筋(4‑5),多道所述第四预应力筋(4‑4)和多道所述第五预应力筋(4‑5)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下翼缘板(3)由前端节段、后端节段和连接于所述前端节段与所述后端节段之间的中部节段连接而成,所述前端节段、所述中部节段和所述后端节段沿下翼缘板(3)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所述中部节段的长度L1=0.6L~0.7L,多道所述第四预应力筋(4‑4)和多道所述第五预应力筋(4‑5)均布设在所述中部节段内;所述第四预应力筋(4‑4)和第五预应力筋(4‑5)处于所述中部节段内的长度均为0.6L1~0.7L1;所述第四预应力筋(4‑4)和第五预应力筋(4‑5)均沿下翼缘板(3)的长度方向进行布设;所述第四预应力筋(4‑4)的前端位于所述中部节段一侧端部且其后端埋设于所述中部节段内,所述第五预应力筋(4‑5)的后端位于所述中部节段另一侧端部且其前端埋设于所述中部节段内;所述第四预应力筋(4‑4)的前端为张拉端,所述第五预应力筋(4‑5)的后端为张拉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公路研究院,未经西安公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3897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制水机用按键组件
- 下一篇:一种硅胶按键及其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