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辆的接触充电方法及接触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80767.3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5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田岛孝光;芝端康二;野口涉;繁野高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M7/00 | 分类号: | B60M7/00;B60L5/08;B60L11/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洪秀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10)的接触充电方法及接触充电系统,在一边经由充电臂(18)与供电装置(26)进行接触充电一边行驶的过程中,即便电动车辆(10)向上下方向(UL)摆动,也能够抑制无法确保所述接触状态的情况。在电动车辆(10)的行驶中,使充电臂(18)向车宽方向(WD)伸出,使供电装置(26)的正极架线(24p)与充电臂(18)的正极受电部(36p)、以及使供电装置(26)的负极架线(24n)与充电臂(18)的负极受电部(36n)同时接触,来对电动车辆(10)的驱动用的蓄电装置(100)进行充电。即便因路面的状况或制动操作等而使充电臂(18)向上下方向(UL)摆动,也能够将作为充电臂(18)的前端部的充电头(34)保持在安装有正极架线(24p)和负极架线(24n)的V字槽(23)内,从而能够抑制无法确保接触的情况。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辆 接触 充电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电动车辆(10)的接触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供电装置(26),该供电装置(26)具备设有V字槽(23)的架线保持部(14),所述V字槽(23)与电动车辆(10)的侧部(10s)对置,在所述电动车辆(10)的上下方向(UL)开口且沿着所述电动车辆(10)的行驶方向(RD)延伸而形成,构成该架线保持部(14)的所述V字槽(23)的一侧的内表面上的正极架线(24p)、另一侧的内表面上的负极架线(24n)分别沿着所述行驶方向(RD)且在相互保持绝缘距离的位置处被固定于所述架线保持部(14),使收纳于所述电动车辆(10)的所述侧部(10s)且具有正极受电部(36p)和负极受电部(36n)的充电臂(18)向车宽方向(WD)伸出,所述正极受电部(36p)和负极受电部(36n)设置在所述充电臂(18)的前端,且以与所述供电装置(26)的对应的所述正极架线(24p)和所述负极架线(24n)相互对置的方式设置,使所述供电装置(26)的所述正极架线(24p)与所述充电臂(18)的所述正极受电部(36p)、以及使所述供电装置(26)的所述负极架线(24n)与所述充电臂(18)的所述负极受电部(36n)同时接触,来对所述电动车辆(10)的驱动用的蓄电装置(100)进行充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8076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