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3276.9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7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泽边辉雄;齐藤耕治;加藤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宫城田野井;秋田县 |
主分类号: | B23B51/08 | 分类号: | B23B51/08;B23G5/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提供可高质量水平地有效进行CFRP等难切削加工材料的钻孔加工的钻头。钻头包括以后部侧为柄部(2)并以前部侧为切削部(3)的钻头主体(4);形成于切削部(3)的第1刃背(A)~第4刃背(D);形成于该刃背之间的第1切削部沟槽(5a)~第4切削部沟槽(5d);设置在切削部(3)前端的导刃(6);与该导刃(6)连接而形成扩径螺旋顶(AK1~DK4)的顶群构成的扩径螺旋顶部(9);与该扩径螺旋顶部(9)连接而形成的顶高度相同的精加工螺旋顶(AF1~DF5)(参照图2)的顶群所构成的精加工螺旋顶部(12);扩径螺旋顶(AK1~DK4)扩径刃的刃群构成的扩径螺旋刃部(18);精加工螺旋顶(AF1~DF5)精加工刃的刃群构成的精加工螺旋刃部(19),切削进刀量是使所述被加工件上切削形成的切削孔的壁面上不形成螺旋凸部位的平壁面精加工的进刀量。 | ||
搜索关键词: | 钻头 穿孔 形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钻头,其特征在于,具备:以后部侧为柄部以前部侧为切削部的钻头主体;形成在所述切削部上的第1刃背~第n刃背;形成在该第1刃背~第n刃背的刃背之间的第1切削部沟槽~第n切削部沟槽;对设置在所述切削部前端的被加工件实施先行切削钻孔的导刃;与该导刃连接,且形成在所述第1刃背~第n刃背的由扩径螺旋顶的顶群构成的扩径螺旋顶部,该扩径螺旋顶部在对所述先行切削孔进行扩径切削的同时形成螺旋凸部位;与该扩径螺旋顶部连接,且形成在所述第1刃背~第n刃背的由顶高度相同的精加工螺旋顶的顶群构成的精加工螺旋顶部,该精加工螺旋顶部切削所述螺旋凸部位而进行平壁面精加工;在所述扩径螺旋顶及所述精加工螺旋顶的螺旋顶与螺旋顶之间,以连接所述第1切削部沟槽~第n切削部沟槽中的相邻的切削部沟槽彼此的方式形成的螺旋谷;由所述扩径螺旋顶与所述第1切削部沟槽~第n切削部沟槽的沟槽面形成的该扩径螺旋顶的顶缘部位的、由扩径刃的刃群构成的扩径螺旋刃部,该扩径螺旋刃部对由所述导刃切削形成的先行切削孔进行分断扩径切削或分割扩径切削;以及由所述精加工螺旋顶与所述第1切削部沟槽~第n切削部沟槽的沟槽面形成的顶缘部位的、由精加工刃的刃群构成的精加工螺旋刃部,该精加工螺旋刃部对由所述扩径螺旋刃部切削形成的扩径切削孔进行分断精加工切削或分割精加工切削,所述导刃和所述扩径螺旋顶是直接结合的连续状态,由所述顶群构成的所述扩径螺旋顶是如下形态:随着朝向后部侧,并非因所述扩径螺旋顶部的刃背倾斜而变高的顶的高度,而是各个顶自身的高度顺次变高,存在多个所述精加工螺旋顶,多个精加工螺旋顶的顶形态是没有突起部位的水平直线形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宫城田野井;秋田县,未经株式会社宫城田野井;秋田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0327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科护理用静脉留置针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