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生竹黄真菌发酵制备苝醌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7483.0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2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斌;李平;朱笃;颜日明;汪涯;杨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5/00 | 分类号: | C12P15/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内生竹黄真菌发酵制备苝醌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利用竹黄菌株Shiraiasp.slf-14,保藏号为CCTCCNO:M209294,已在ZL200910186852.3公开,通过液体发酵制备获得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sA)、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sB)、痂囊腔菌素B(ElsinochromesB)及痂囊腔菌素C(ElsinochromesC)四种苝醌类化合物。本发明为这4种苝醌类化合物的生产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资源和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黄 真菌 发酵 制备 苝醌类 化合物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内生竹黄真菌发酵制备苝醌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内生竹黄菌株Shiraia sp. slf‑14的发酵培养物,将内生真菌Shiraia sp. Slf14发酵菌体进行干燥、碾碎,用质量分数60%的乙醇浸提3次,每次24h,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用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梯度萃取,石油醚相减压浓缩后得到浸膏A;乙酸乙酯相减压浓缩后得到浸膏B;b) 将浸膏A经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从体积比100∶0 ~0∶100进行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 乙酸乙酯体积比20∶80梯度洗脱下来的馏分A1;馏分A1经硅胶柱层析,以氯仿‑甲醇体积比从100∶0 ~0∶100梯度洗脱,收集氯仿/甲醇以20:1的馏分,重结晶分离到化合物Ⅰ和Ⅱ,分别为竹红菌甲素和竹红菌乙素;c) 将浸膏B经硅胶柱层析,用氯仿/甲醇作为洗脱剂,从体积比100:0~0:100进行梯度洗脱,获得馏分B1,B2及B3,其中流分B1分别经正相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200:1)反复洗脱、重结晶分离到化合物Ⅰ和Ⅱ,分别为竹红菌甲素和竹红菌乙素;而馏分B2和B3分别经正相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50:1,20:1)反复洗脱、重结晶分离到化合物Ⅲ和Ⅳ,即为痂囊腔菌素B和痂囊腔菌素C。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师范大学,未经江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2748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