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元碳源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5692.5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4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岩峰;梅日国;宋晓睿;张敬杰;宋广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4/139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三元碳源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针对磷酸亚铁锂导电性差和振实密度低的缺陷,提供一种三元碳源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根据不同碳源的热解特性、碳化程度、分散形式、残碳结构及还原活性等特点,针对碳热还原法制备磷酸亚铁锂的工艺和反应过程,提出了三元碳源包覆磷酸亚铁锂改性方法,通过将小分子水溶性有机物、高分子聚合物和石墨烯类化合物与铁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和锂源化合物经过球磨均质化后干燥制得复合前驱体,再将复合前驱体烧结得到,解决了磷酸亚铁锂材料电导率低、锂离子扩散系数低、振实密度低等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元 碳源 磷酸 亚铁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三元碳源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小分子水溶性有机物、高分子聚合物和石墨烯类化合物与铁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和锂源化合物经过球磨均质化后干燥制得复合前驱体,再将复合前驱体烧结得到,所述小分子水溶性有机物为柠檬酸、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热固性酚醛树脂或热塑性酚醛树脂;所述石墨烯类化合物为石墨烯、改性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所述铁源化合物为磷酸铁、硝酸铁和氯化铁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磷源化合物为磷酸、磷酸铁、磷酸二氢铵或磷酸氢二铵;所述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硝酸锂和碳酸锂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三元碳源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前驱体浆液均质化处理:按照化学计量比Fe、P、Li的摩尔比为1∶1∶1~1.1称取铁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按照每摩尔铁源称取石墨烯类化合物0.5~2.0克,按照每摩尔铁源称取小分子水溶性有机物的5~20克,按照每摩尔铁源称取高分子聚合物5~15克,控制碳在最终三元碳源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中的重量含量为1~10%;将石墨烯类化合物分散在水中至剥离完全得到石墨烯类化合物浆液,然后将铁源、磷源化合物溶解或分散在上述石墨烯类化合物的浆液中,球磨该浆液,然后分别将锂源化合物、小分子水溶性有机物、高分子聚合物溶于水或乙醇中,再依次加入到上述石墨烯类化合物浆液中,并继续进行球磨均质化处理,使得浆液中颗粒粒度小于200纳米,得到前驱体浆液;步骤二、前驱体制备:将步骤一制备的前驱体浆液进行干燥得到前驱体;步骤三、热处理:将步骤二制备的前驱体置于烧结炉中,在非氧化气氛、600~800℃下加热,加热时间4~36小时,制得三元碳源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0569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