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噪声检测的高密度脉冲噪声自适应滤波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3063.9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9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妮;王民;卫铭斐;董惠;杨润玲;朱晓娟;杨放;刘莉;江莉;魏蕊;温浩;王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噪声检测的高密度脉冲噪声自适应滤波算法(PA),以椒盐脉冲噪声为例,采用先检测后滤波的思路,首先根据椒盐噪声图像的特征甄别出噪声点和信号点,然后依据一定的判定准则对噪声点进行自适应恢复。具体过程为:步骤1:对W3(i,j)窗口中的9个像素按灰度值升序排序;步骤2:对噪声图像X中对应F(i,j)为0的点(i,j)进行自适应滤波;步骤3:自上向下,自左向右对下一个(i,j)转到步骤1进行处理,直到最后一个像素点滤波完成(边界点不作处理)。通过大量仿真实验及定量评价指标比对,本发明提出的算法相比同类算法,在高密度噪声图像滤波的同时较好的保持了图像的细节信息,并且时间代价较低。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噪声 检测 高密度 脉冲 自适应 滤波 算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噪声检测的高密度脉冲噪声自适应滤波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算法具体如下:椒盐脉冲噪声分为定值脉冲噪声(椒盐噪声)和随机值脉冲噪声;对于256级灰度图像,椒盐噪声就是噪声点灰度取值最小值(灰度为0)和最大值(灰度为255)的像素点;假设I代表一幅分辨率为M×N的256级灰度图像;若对图像I加入噪声密度为p%(p代表添加噪声的百分比,0≤p≤100)的椒盐噪声,那么噪声图像X在坐标(i,j)处的概率密度函数f(X)可以表示为:
具体算法在分析椒盐噪声特点的基础上,第一步进行噪声点检测,第二步仅对检测出的噪声点进行滤波恢复,而检测出信号点灰度值保持不变,在滤除噪声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持图像的细节信息不被污染,其具体处理过程如下:(1)噪声标识矩阵:根据椒盐噪声的特点,如果该点的灰度值为0或255,即判断为噪声点,而除此之外,判断为信号点;假设X为受椒盐噪声污染的噪声图像,F表示噪声标识矩阵,如果(i,j)是噪声点则F(i,j)=0,如果是信号点则F(i,j)=1,那么F(i,j)可以表示为:
由式(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噪声检测方法完全符合椒盐噪声图像的图像特征,并且考虑到邻域像素的相关性,距离最近的像素应该相关性最强;(2)像素邻域定义:通常,在对图像进行滤波操作时,均采用从上到下,至左向右的顺序进行,假设噪声图像X在坐标(i,j)处的灰度值为X(i,j),那么(i,j)处的垂直4-邻域可表示为N4(i,j),对角4-邻域表示为N4′(i,j),其定义如下:N4(i,j)={X(i-1,j),X(i,j-1), (3)X(i+1,j),X(i,j+1)}N4′(i,j)={X(i-1,j-1),X(i+1,j-1), (4)X(i+1,j+1),X(i-1,j+1)}对坐标(i,j)而言,其垂直四邻域中仅有X(i-1,j)和X(i,j-1),对角四邻域中仅有X(i-1,j-1)和X(i-1,j+1)为滤波恢复后的灰度值,而其余点为待滤波点;重新定义噪声图像X在坐标(i,j)处的垂直4-邻域和对角4-邻域,坐标是(i-1,j),(i,j-1)的像素组成滤波后垂直4-邻域,记为N4V(i,j);坐标为(i-1,j-1),(i-1,j+1)的像素组成滤波后对角4-邻域,记为N4C(i,j);显然,(i,j)点与N4V(i,j)的欧式距离为1,而与N4C(i,j)的欧式距离为
具体定义如下:N4V(i,j)={X(i-1,j),X(i,j-1)} (5)N4C(i,j)={X(i-1,j-1),X(i-1,j+1)} (6)(3)噪声滤波算法步骤:经过第一步噪声点检测后,得到噪声标识矩阵F(i,j),若F(i,j)为0,则表示检测点(i,j)为噪声点,这时就需要对噪声点进行滤波环节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算法(PA)采用维数为(2m+1)×(2m+1)的方形滤波窗口W2m+1(i,j),其定义如下:W2m+1(i,j)={X(i+s,j+t)} (7)s,t∈{-m,…,0,…,m}m取值为1,这样W3(i,j)代表3×3的滤波窗口;W 3 ( i , j ) = X ( i - 1 , j - 1 ) X ( i - 1 , j ) X ( i - 1 , j + 1 ) X ( i , j - 1 ) X ( i , j ) X ( i , j + 1 ) X ( i + 1 , j ) X ( i + 1 , j ) X ( i + 1 , j + 1 ) - - - ( 8 ) ]]>自适应滤波算法步骤如下:步骤1:对W3(i,j)窗口中的9个像素按灰度值升序排序,Sort表示排序;S3=Sort(W3(i,j))={S(1),S(2),...,S(9)}, (9)S(1)≤S(2)≤...≤S(9)步骤2:对噪声图像X中对应F(i,j)为0的点(i,j)进行自适应滤波;Y ( i , j ) = X ( i , j ) , F ( i , j ) = 1 P ( i , j ) , F ( i , j ) = 0 - - - ( 10 ) ]]>
其中函数Navg(N),代表对集合N中所有信号点进行灰度平均运算,N代表公式(5)、(6)定义的N4V(i,j)或N4C(i,j);步骤3:自上向下,自左向右对下一个(i,j)转到步骤1进行处理,直到最后一个像素点滤波完成(边界点不作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0306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