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椭圆偏振激光作用下分子光电子全息的生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98159.0 申请日: 2013-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3697809A 公开(公告)日: 2014-04-02
发明(设计)人: 宋晓红;盛志浩;杨玮枫 申请(专利权)人: 汕头大学
主分类号: G01B9/021 分类号: G01B9/021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温旭
地址: 5150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椭圆偏振激光作用下分子光电子全息的生成方法,包括:a)电离后的电子在激光场中的运动情况进行计算,得到电离后电子的速度及其运动轨迹。b)基于电离后电子运动的速度与轨迹,得到所需的信号电子的运动情况,包括初始相位,返回时刻,漂移时间。c)基于电离后的电子在激光场中运动情况的计算及其信号电子的运动情况,计算获得参考电子的电离相位、漂移时间。d)分别计算得出信号电子与参考电子在激光场中运动的相位积累。e)计算得到相位差,进而作出光电子全息的图像。采用本发明,通过改变椭圆激光的偏振度,来影响电离电子波包的动力学过程,进一步来控制分子光电子全息图的生成,可以精确作出分子光电子的全息图像。本方法简单易行,对于理解强场物理中电子波包的动力学行为以及分子光电子全息的特性具重要意义。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椭圆 偏振 激光 作用 分子 光电子 全息 生成 方法
【主权项】:
一种椭圆偏振激光作用下分子光电子全息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对电离后的电子在激光场中的运动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电离后的电子的速度及位移;步骤2:根据所述电离后的电子的位移判断电子是否返回母核或附近的其他核,将返回母核或附近的其他核的所述电离后的电子视为信号电子,将未返回的电子视为参考电子;步骤3:记录所述信号电子的初始相位φ以及回到母核或其他核时的相位,计算所述信号电子的漂移时间tc;步骤4:记录所述参考电子的初始相位φ′,并记录所述信号电子返回时所述参考电子的漂移时间tr;步骤5:将所述信号电子、参考电子的速度相同的相关条件ωtc+φ=ωtr+φ′代入下式求得相位差: ΔΦ = 0 t c [ v x 2 ( t , φ ) + v y 2 ( t , φ ) 2 ] dt + 0 t r [ v x 2 ( t , φ ) + v y 2 ( t , φ ) 2 ] dt - I p ( φ - φ ) ω , 通过cos(ΔΦ)做出全息图像;步骤6:改变椭圆激光场 E ( t ) = e ^ x ϵ E 0 f ( t ) sin ( ωt ) + e ^ y E 0 f ( t ) cos ( ωt ) 中的偏振度ε,重复步骤1~5,对改变椭圆激光场偏振度的全息图进行分析,所述分析包括全息图像的干涉条纹形状,全息图的截止能量,偏转角度,电子的运动轨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大学,未经汕头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9815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基于二维周期光栅和点衍射的四视场数字全息检测装置与方法-201710589244.1
  • 钟志;刘磊;单明广;刘彬;张雅彬;王红茹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7-07-19 - 2019-09-27 - G01B9/021
  • 本发明属于数字全息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二维周期光栅和点衍射的四视场数字全息检测装置与方法。本技术采用双波长进行照射,利用二维周期光栅的分光和载频的作用实现视场的平移和频域的分离;通过偏振片组避免四束物光间的相互干涉,从而避免了频谱的串扰。本发明方法简单、处理方便,可充分利用图像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和空间带宽积,提高了图像传感器的视场利用率,并通过简单的计算便可使得检测窗口大小和光栅周期互相匹配,避免了复杂的光路准直过程,具有光路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
  • 基于二维周期光栅和点衍射的三视场数字全息检测装置与方法-201710589251.1
  • 钟志;刘磊;单明广;刘彬;张雅彬;王红茹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7-07-19 - 2019-09-27 - G01B9/02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维周期光栅和点衍射的三视场数字全息检测装置与方法。包括:出射波长为λ光源(1)、偏振片Ⅰ(2)、准直扩束装置(3)、测量窗口(4)、待测物体(5)、第一透镜(6)、二维周期光栅(7)、孔阵列(8)、偏振片Ⅱ(9)、偏振片Ⅲ(10)、偏振片Ⅳ(11),第二透镜(12)、光阑(13)、图像传感器(14)、计算机(15)。通过二维周期光栅分光和引入载波实现视场平移和频域分离,通过偏振片组避免三束物光间干涉,实现频谱间串扰减小。本发明简单易行,调整方便,图像传感器视场利用率高;全息图载波频率映射关系简单,确定容易,通过光栅离焦精确控制,系统载波频率确定复杂度低,相位恢复算法效率高。
  • 基于透射式点衍射的三波长数字全息检测装置与方法-201710589245.6
  • 单明广;刘磊;钟志;刘彬;张雅彬;王红茹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7-07-19 - 2019-07-16 - G01B9/021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透射式点衍射的三波长数字全息检测装置与方法。汇合成一束的三波长入射光形成聚焦的参考光和物光;参考光照射在孔阵列上并被针孔A过滤后,依次经过第二透镜和第二合色棱镜后分成三波长参考光,分别照射在三平面反射镜上并被反射,再次依次经过第二合色棱镜、第二透镜、孔阵列的三大孔B和非偏振分光棱镜照射在第四透镜上;物光经过第三透镜后照射在平面反射镜上并被反射,再次依次经过第三透镜和非偏振分光棱镜照射在第四透镜上;汇合在第四透镜的参考光和物光产生干涉形成三载频复用的全息图,用图像传感器采集全息图上传到计算机中计算待测相位。该装置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只需黑白图像传感器记录全息图。
  • 三波长载频复用共路数字全息检测装置与方法-201710589262.X
  • 单明广;刘磊;钟志;刘彬;张雅彬;王红茹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7-07-19 - 2019-07-16 - G01B9/021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波长载频复用共路数字全息检测装置与方法。利用第一合色棱镜将三波长入射激光汇合成一束,依次经过准直扩束系统、待测物体、第一透镜、非偏振分光棱镜后形成聚焦的参考光和物光;参考光照射在小孔反射镜上并被反射;物光经过第二合色棱镜后分成三波长物光,分别照射在三角反射镜上并被反射,再次经过第二合色棱镜后合成一束物光;经过反射的参考光和物光经第二合色棱镜汇合成一束后通过第二透镜后,在图像传感器光接收面产生干涉,形成三载频复用的全息图,并用图像传感器采集全息图上传到计算机中计算待测相位。它采用三光束共光路结构,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且只需黑白图像传感器记录全息图和简单算法完成三波长全息图分离。
  • 一种数字全息显微的二次相位误差补偿方法及其装置-201910084485.X
  • 邓定南;钟远聪;杨伟志;罗劲明;朱仲邃;陈昭炎 - 嘉应学院
  • 2019-01-29 - 2019-05-07 - G01B9/02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全息显微的二次相位误差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待测物体的全息图作为原始全息图;将所述的原始全息图做几何变换操作得到变换全息图;对原始全息图的频谱提取+1级频谱,去除+1级频谱中的倾斜相位误差,然后转换得到原始展开相位图对变换全息图的频谱提取+1级频谱,去除+1级频谱中的倾斜相位误差,然后转换得到变换展开相位图将原始展开相位图和变换展开相位图相减,得到对原始展开相位图的二次相位误差补偿后的相位图。一种二次相位误差补偿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变换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和补偿模块。其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几何变换能够简单且准确地消除二次相位误差。
  • 基于微全息阵列的波前传感器、波前探测方法及系统-201611061603.8
  • 于斌;李四维;曹博;屈军乐 - 深圳大学
  • 2016-11-21 - 2019-02-01 - G01B9/021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微全息阵列的波前传感器、波前探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基于微全息阵列的波前探测方法通过创建同时具有微透镜阵列成像和双螺旋点扩散函数功能的微全息阵列;待测波前经过所述微全息阵列在其后焦面上得到双螺旋点阵图;根据所述双螺旋点阵图获得波前斜率值,对所述波前斜率值进行波前重构,得到待测的波前信息,通过将待测波前经过微全息阵列后,在其后焦面上得到双螺旋形式的点阵图,当微全息阵列后焦面的像点存在离焦时,双螺旋点会按一定规律旋转而不会想高斯点一样明显扩大,因此能抑制波前离焦误差对于重构精度的影响,当样品发生轴向位移时依然能够得到高的探测精度,在保证探测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传感器轴向的探测范围。
  • 透射式点衍射共路数字全息测量装置与方法-201810014924.5
  • 单明广;刘磊;钟志;刘彬;张雅彬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8-01-08 - 2018-06-29 - G01B9/021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射式点衍射共路数字全息测量装置与方法,属于数字全息测量领域。携带物体信息的入射光依次经过第一透镜、第一非偏振分光棱镜、孔阵列、第二透镜、第二非偏振分光棱镜后形成两束光,分别照射第一平面反射镜和第二平面反射镜上并被反射至第二非偏振分光棱镜,经第二非偏振分光棱镜汇合后再依次经过第二透镜、孔阵列和第一非偏振分光棱镜后,经第一非偏振分光棱镜反射后,再经过第三透镜形成载波全息图,被图像传感器采集到计算机并计算待测物体相位。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光能利用率高;且调整方便,也不需任何光栅、反射针孔、角反射镜等特殊光学元件,成本低。
  • 双波长载频正交透射点衍射式共路数字全息测量装置与方法-201810015493.4
  • 单明广;刘磊;钟志;刘彬;张雅彬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8-01-08 - 2018-06-19 - G01B9/02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波长载频正交透射点衍射式共路数字全息测量装置与方法。汇合成一束的偏振正交的双波长入射光,经过准直扩束系统、待测物体、第一透镜、第一非偏振分光棱镜、孔阵列、第二透镜和第二非偏振分光棱镜后形成物光和参考光;物光照射第一平面反射镜上并被反射至第二非偏振分光棱镜,参考光经过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再次分成两束光,分别照射第二平面反射镜和第三平面反射镜并被反射,再次经过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照射第二非偏振分光棱镜;汇合至第二非偏振分光棱镜的物光和参考光,再依次经过第二透镜、孔阵列、第一非偏振分光棱镜、第三透镜形成含有两波长信息的载波正交全息图,被图像传感器采集到计算机并计算待测物体相位。
  • 一种激光扫描及全息照相复合式3D扫描建模的装置-201721742958.3
  • 李涛;李博;刘丽 - 天津小叮当科技有限公司
  • 2017-12-14 - 2018-06-12 - G01B9/021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扫描及全息照相复合式3D扫描建模的装置,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部放置有扫描箱体,扫描箱体为底部设置为开口的中空结构,扫描箱体内设有固定安装在操作平台顶部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承载平台,所述扫描箱体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两侧均设置为开口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转动安装有连杆,且连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槽外,连杆位于第一凹槽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激光投射仪。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很方便的对激光投射仪的投射角度进行调节,能有效的提升扫描效果。
  • 一种可柔性变倍的离轴数字全息测量装置-201710308564.5
  • 文永富;程灏波 -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 2017-05-04 - 2017-07-21 - G01B9/021
  •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柔性变倍的离轴数字全息测量装置,技术特征在于水平放置的激光器1产生的激光束后经过第一反射镜2进行反射改变光路为竖直方向,然后进入扩束准直单元3,经过第二反射镜4再次反射改变光路为水平,经过电控变焦透镜5和显微物镜6后射入分光镜7,进而产生两束光波;其中一束光波经平面镜8反射后作为参考光进入成像设备10;另一束光波经被测物体9表面反射后作为物光进入成像设备10;调节平面镜8可控制参考光与物光的夹角,使物光与参考光干涉产生离轴数字全息图并由成像设备10记录;最后采用数值重构算法计算得到被测物体的信息。该装置所采用电控变焦透镜5,具有柔性变焦功能,避免了机械移动,在系统放大倍率的调节过程中,极大地提升了调节的速度和准确度,且结构紧凑、稳定,可用于微光学元件、微电子机械系统和微光机电系统等组件的三维形貌测量。
  • 一种多波长相移显微成像系统及方法-201410757875.6
  • 赵晖;王翰林;刘满林;刘俊;张浠;安昕 - 佛山市南海区欧谱曼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14-12-10 - 2016-10-19 - G01B9/02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波长相移显微成像系统及方法,包括米劳干涉装置,所述米劳干涉装置进一步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显微物镜、第二显微镜、反射镜和平面分光镜,所述准直透镜将白色光源的光扩束,送入分光平板中,所述分光平板一侧设置有米劳干涉装置,另一侧设置有成像透镜,所述成像透镜的后端设置图像接收装置,所述图像接收装置连接图像处理终端,所述图像处理终端连接压电陶瓷控制器,所述压电陶瓷控制器连接压电陶瓷,所述压电陶瓷设置在米劳干涉装置上,所述图像处理终端通过压电陶瓷控制器控制设置在米劳干涉装置上的压电陶瓷发生位移运动,实现获取多波长的干涉条纹信息,所述样品台设置在米劳干涉装置下方。采用本发明能够在紧凑的光路结构中,快速获取并分析物体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获得物体更大范围,更高精度的结构形态。
  • 一种基于光栅离焦的共路数字全息显微装置与方法-201510756850.9
  • 单明广;邓平科;钟志;张雅彬;刁鸣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5-11-09 - 2016-03-23 - G01B9/02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栅离焦的共路数字全息显微装置与方法。包括光源、待测物体、显微物镜、校正物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图像传感器和计算机,还包括一维周期光栅和孔阵列;光源发射的光束经待测物体、显微物镜和校正物镜后入射至第一透镜,经第一透镜汇聚后的出射光束通过一维周期光栅后分成0级衍射光和+1级衍射光,经孔阵列滤波形成参考光和物光射向第二透镜,经第二透镜透射后的汇合光束由图像传感器的光接收面接收,图像传感器的图像信号输出端连接计算机的图像信号输入端;本发明简单易行,调整方便,且待测物体尺寸不受限,充分利用检测窗口视场;可极大降低确定系统载波频率的复杂度并提高相位恢复算法效率。
  • 一种双波长单曝光干涉测量方法及系统-201510785708.7
  • 钟丽云;黄林波;吕晓旭;熊佳翔;刘胜德 - 华南师范大学
  • 2015-11-14 - 2016-02-03 - G01B9/021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空间载频相移的双波长单次曝光干涉测量方法及系统,使用单色黑白图像传感器记录一幅包含了空间载频的双波长混叠离轴干涉图,接着将一幅所述干涉图转化为多幅双波长相移子干涉图,然后利用最小二乘相位提取算法同时得到两个单波长下的包裹相位,进而再经过一个简单的减法运算即可得到合成波长下的相位。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提出了一种大量程的单次曝光干涉测量方法,这种测量方法装置简单,但稳定可靠,精度高,最明显的优势是只需要采集一幅干涉图即可实现两种波长下的相移,拓展了相移法的应用领域,它在的相位测量中防止环境干扰或动态相位测量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双波长共路正交载频数字全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201510677008.6
  • 单明广;刘磊;钟志;张雅彬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5-10-16 - 2016-01-13 - G01B9/021
  •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双波长共路正交载频数字全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利用非偏振分光棱镜将汇合在一起的双波长入射光分成反射的参考光和透射的物光;参考光照射在小孔反射镜上并被反射;物光经过二向色镜后分成双波长物光,分别照射在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上并被反射,再次经过二向色镜后合成一束物光;经过反射的参考光和物光经非偏振分光棱镜汇合成一束后通过第二透镜形成一幅正交载频全息图,被图像传感器采集到计算机并计算待测物体相位。它在保证抗干扰能力和无包裹实时检测同时,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任何偏振元件、空间滤波器阵列等特殊光学元件,且只需黑白图像传感器记录全息图和简单算法完成双波长全息图分离。
  • 环形光源干涉仪-201520276590.0
  • 林永东 - 林永东
  • 2015-04-28 - 2015-12-30 - G01B9/02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形光源干涉仪,主要包括激光器(1)、全息光学器(2)、会聚透镜(3)、空间滤波器(4)、毛玻璃(5)、分束器(6)、准直镜(7)和反射镜(9),按照激光器(1)的激光方向依次设置激光器(1)、全息光学器(2)、会聚透镜(3)、空间滤波器(4)、毛玻璃(5)、分束器(6)、准直镜(7)和反射镜(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光源干涉仪运用了环形光源技术,可进行波纹抑制,消除了因干涉腔内存在细小颗粒所引起的寄生条纹,提高了干涉仪的测量精度。
  • 环形扩展光源干涉系统-201520276831.1
  • 林永东 - 林永东
  • 2015-04-28 - 2015-12-23 - G01B9/02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形扩展光源干涉系统,主要包括激光器(1)、全息光学元件(2)、聚焦透镜(3)、空间滤波器(4)、散射屏(5)、分光镜(6)、准直透镜(7)、平面反射镜(9)、成像透镜(10)和计算机(12),所述激光器(1)后侧依次设置全息光学元件(2)、聚焦透镜(3)、空间滤波器(4)、散射屏(5)、分光镜(6)、准直透镜(7)和平面反射镜(9),所述成像透镜(10)与分光镜(6)相对而设,成像透镜(10)的法线方向与激光方向垂直。与传统点光源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环形光源能在保持干涉条纹对比度的同时,有效抑制相干噪声,环形光源模式下系统的本征噪声峰谷值小于点光源模式,约为传统点光源的64%,且没有明显的“牛顿环”噪声;环形光源模式下的测量重复性和测量精度都高于点光源模式,从而提高了干涉系统的测量精度。
  • 合成全息图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及方法、显示系统及方法-201510370039.7
  • 牛贝;武乃福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6-29 - 2015-09-09 - G01B9/02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全息图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及方法、显示系统及方法,属于合成全息技术领域。所述记录装置包括:信息采集单元,用于拍摄物体各个角度的光学图像,并分别将每个角度的光学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光产生单元,用于产生透射光和参考光;成像单元,用于依次在各个角度的光学图像对应的数字信号的控制下,将透射光转化为物光;记录单元,用于记录依次转化的物光与参考光发生干涉形成的干涉条纹,形成合成全息图。本发明拍摄物体各个角度的光学图像并分别转化为数字信号,依次在各个角度的光学图像对应的数字信号的控制下将透射光转化为物光,记录依次转化的物光与参考光发生干涉而形成的干涉条纹,一次性完成,耗时短且操作方便。
  • 三维全息成像-201380065039.5
  • M·T·贾瑟尔;R·邹基 - 密苏里大学管理者
  • 2013-11-04 - 2015-08-19 - G01B9/021
  • 一种全息成像系统包括在一个末端处耦合到天线且在另一末端处耦合到信号源的传输线路。所述天线界定孔隙,由信号源产生的信号传输穿过所述孔隙而入射于位于所述孔隙远端的对象且通过所述天线孔隙接收从所述对象反射的信号。对所述天线孔隙进行相位参考的驻波探针对所述反射信号进行取样。连接到所述驻波探针的检测器接收所述经取样反射信号且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表示与来自所述对象的所述反射信号的同相分量成比例的真值信号。处理器执行成像算法以便基于来自所述检测器的所述输出信号生成表示所述对象的多维轮廓。
  • 一种多波长相移显微成像系统-201420779546.7
  • 赵晖;王翰林;刘满林;刘俊;张浠;安昕 - 佛山市南海区欧谱曼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14-12-10 - 2015-06-10 - G01B9/021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波长相移显微成像系统,包括米劳干涉装置,所述米劳干涉装置进一步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显微物镜、第二显微镜、反射镜和平面分光镜,所述准直透镜将白色光源的光扩束,送入分光平板中,所述分光平板一侧设置有米劳干涉装置,另一侧设置有成像透镜,所述成像透镜的后端设置图像接收装置,所述图像接收装置连接图像处理终端,所述图像处理终端连接压电陶瓷控制器,所述压电陶瓷控制器连接压电陶瓷,所述压电陶瓷设置在米劳干涉装置上,所述图像处理终端通过压电陶瓷控制器控制设置在米劳干涉装置上的压电陶瓷发生位移运动,实现获取多波长的干涉条纹信息,所述样品台设置在米劳干涉装置下方。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紧凑的光路结构中,快速获取并分析物体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获得物体更大范围,更高精度的结构形态。
  • 基于涡旋圆艾里光照明的暗场数字全息显微装置及其方法-201410804304.3
  • 冯少彤;张秀英;袁操今;聂守平;王林;周意;姜志俊 - 南京师范大学
  • 2014-12-22 - 2015-04-29 - G01B9/021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涡旋圆艾里光照明的暗场数字全息显微装置及其方法。装置包括激光器、分光棱镜I、分光棱镜II、平面反射镜、显微物镜空间滤波器、显微物镜I、傅里叶透镜、光阑、分光棱镜III、空间光调制器、暗场显微物镜、小球样本、显微物镜II、分光棱镜IV和光电耦合器件。实现方法分为三步,首先利用涡旋圆艾里光入射到暗场显微物镜后形成的环形光锥照明物体,接着,数字全息技术将物体的散射光与参考光的干涉条纹通过光电耦合器件记录到计算机中,最后再利用数字重构技术重构出物体的像。与基于涡旋光照明的暗场数字全息显微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适用于实验室中研究涡旋圆艾里光束的性质,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 一种椭圆偏振激光作用下分子光电子全息的生成方法-201310698159.0
  • 宋晓红;盛志浩;杨玮枫 - 汕头大学
  • 2013-12-17 - 2014-04-02 - G01B9/021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椭圆偏振激光作用下分子光电子全息的生成方法,包括:a)电离后的电子在激光场中的运动情况进行计算,得到电离后电子的速度及其运动轨迹。b)基于电离后电子运动的速度与轨迹,得到所需的信号电子的运动情况,包括初始相位,返回时刻,漂移时间。c)基于电离后的电子在激光场中运动情况的计算及其信号电子的运动情况,计算获得参考电子的电离相位、漂移时间。d)分别计算得出信号电子与参考电子在激光场中运动的相位积累。e)计算得到相位差,进而作出光电子全息的图像。采用本发明,通过改变椭圆激光的偏振度,来影响电离电子波包的动力学过程,进一步来控制分子光电子全息图的生成,可以精确作出分子光电子的全息图像。本方法简单易行,对于理解强场物理中电子波包的动力学行为以及分子光电子全息的特性具重要意义。
  • 后放大数字全息显微表面微小疵病测量装置及方法-201310131080.X
  • 于瀛洁;涂桥;伍小燕;周文静 - 上海大学
  • 2013-04-16 - 2013-07-31 - G01B9/02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放大数字全息显微表面微小疵病测量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采用短相干光源,通过斜入射的方式,获得光学元件表面微小疵病的散射光信息,并与参考光束发生干涉;然后通过后放大的方式放大干涉图像信息并通过CCD相机接收,最终通过数字全息原理计算分析表面微小疵病的形貌以及深度分布的量化信息。本发明装置主要用于实现光滑的光学元件表面微小疵病的检测。该检测装置可以通过采集单幅图像经过相关的处理获得表面疵病的深度和相位信息;可以区分光学元件表面的灰尘和凹陷;能够动态快速的测量。该发明装置提出采用平行光照射和离轴全息技术,并构成后放大数字全息记录系统,动态性能好,并具有非破坏性和信息量化性的特点。
  • 一种可有效抑制零级和共轭像的同轴数字全息方法-201010258316.2
  • 赵建林;邸江磊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0-08-19 - 2011-01-26 - G01B9/02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有效抑制零级和共轭像的同轴数字全息方法,其技术特征在于:针对漫反射型物体或透射型物体,通过数字全息图记录过程的特殊设计,仅利用一幅数字全息图,并经过简单数值运算得到抑制零级衍射和共轭像的全息再现像,在全息图的再现过程中,光阑或者低通滤波操作可以挡掉0级+1级以及所有高次衍射光波,仅仅让-1级衍射光波透过,从而使-1级全息像得到分离重现。相比于通常的同轴数字全息图,其再现像受到零级和共轭像的严重干扰,本方法全息再现像的效果理想,其避免了相移和HRO相减等方法不可实时性以及数值迭代算法复杂且需要多步计算等的缺点。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