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正交极化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宽带卫星移动通信信道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5672.4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6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井庆丰;严晓菊;仲伟志;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22 | 分类号: | H04W16/22;H04B7/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基于双正交极化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宽带卫星移动通信信道建模方法通过五个建模步骤,分别实现了信道模型参数的选择、移动通信信道的马尔科夫过程实现、各马尔科夫状态信道的时间序列产生、宽带通信场景信道时间序列时间相关性的加入以及信道极化特征、天线间相关性的叠加。本发明基于双正交极化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宽带卫星移动通信信道的建模方式考虑了信道的宽带特性,如频率选择衰落、时间选择性衰落以及宽带马尔科夫状态特征,以及应用双正交极化天线后,信道极化特征和天线间空间相关性对于信道特征的影响。这种宽带卫星移动通信信道的建模方式更准确、全面,能够更加真实的反应基于双正交极化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宽带卫星移动通信信道特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正交 极化 天线 输入 输出 宽带 卫星 移动 通信 信道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双正交极化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宽带卫星移动通信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移动卫星通信参数,确定一个通信过程的通信场景个数;步骤2.确定步骤1中的通信场景是否为宽带通信场景,进而确定该场景下的马尔科夫状态数,若为宽带通信场景则具备四个状态,若为窄带通信场景则仅具备三个状态,并确定状态间转移概率矩阵P和状态持续概率矩阵W;步骤3.确定步骤2中每个马尔科夫状态的信道参数,即对数正态分布均值μ,方差d,以及瑞利分布参数b,以及宽带通信场景的多径信号平均功率MP以及该状态的平均相对延时参数τav,通过Loo模型时间序列产生方法可以获得任一状态的时间序列;若在步骤2中判断为窄带通信场景则无需进行步骤4;步骤4.根据抽头延迟线模型改写步骤3中获得的宽带通信场景时间序列的大尺度衰落部分时间序列进行1阶IIR巴特沃斯滤波,为其加入时间相关性,进而得到具备宽带特征的时间序列;步骤5.为步骤3中得到的窄带通信场景时间序列或步骤4中得到的宽带特征时间序列的大尺度和小尺度衰落部分均叠加信道的极化特征和天线间相关性,以获得信道的极化特征与空间相关性特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9567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清式气密关风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悬架用作动器及具有其的主动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