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体内示踪和肿瘤治疗作用的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5256.4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5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金;韩忠朝;冷良;韩之波;徐旸;赵钱杰;王悦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北京汉氏联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10 | 分类号: | C12N5/10;C12N15/62;C12N15/86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7 | 代理人: | 耿超,王浩然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具有体内示踪和肿瘤治疗作用的细胞及制备方法。所述细胞是一种由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该细胞能够进行肿瘤治疗,同时具有分子成像功能,经瘤内注射后能够在活体状态下实时监测其在体内分布和存活情况。具体说是将海肾荧光素酶‑红色荧光蛋白‑自杀基因胸苷激酶三融合基因转染入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借助活体成像系统收集荧光素信号来监测其对Nude小鼠乳腺癌模型的靶向治疗;对注射了转染三融合基因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小鼠给予胸苷激酶的底物更昔洛韦,通过旁观者效应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周围肿瘤细胞的死亡。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体内 肿瘤 治疗 作用 转基因 细胞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转基因细胞在制备具有乳腺癌治疗作用并且能够进行体内示踪的药物中的用途,该转基因细胞通过具体步骤如下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第1、将亚克隆的含海肾荧光素酶、红色荧光蛋白和自杀基因胸苷激酶三融合基因的片段插入到商业化载体pLV‑EF1α‑MCS‑IRES‑Bsd的多克隆位点当中,得到pLV‑EF1α‑TF‑Bsd质粒;第2、用293T细胞铺六孔板,密度为1.5×106细胞/孔,用于转染;第3、用Lipo‑2000将第1步中构建的pLV‑EF1α‑TF‑Bsd慢病毒表达质粒和慢病毒包装质粒转染入第2步的293T细胞;第4、第3步293T细胞转染16小时后更换新鲜DMEM培养基,换液后24小时收集病毒上清,储于‑80℃冰箱备用;第5、用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铺六孔板,密度为1×105细胞/孔,用于病毒感染;第6、待第4步中的病毒上清常温化冻后,混合2毫升不含抗生素的全培养基和1毫升第4步中的病毒上清加入间充质干细胞孔内,并加入Polybrene 24μg/孔,1600rpm,37℃离心1小时;第7、离心结束后换新鲜全培养基2毫升/孔,继续置于37℃培养箱进行培养;第8、48小时后向经病毒感染后的间充质干细胞加入Bsd进行药筛共计3天,以得到稳定表达海肾荧光素酶、红色荧光蛋白和自杀基因胸苷激酶三融合蛋白的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即转基因细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北京汉氏联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开大学;北京汉氏联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9525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