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7862.6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4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艳;许悦;王毅;蒋亚清;夏苏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7/00 | 分类号: | G01K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等质量的碳纳米管、分散剂加入水中,超声分散,得到碳纳米管分散液;将碳纳米管分散液与水泥搅拌后装入模具中,将电极沿模具长度方向,等间距插入模具中,拆模后,标准养护28天,得到传感器原件;碳纳米管质量为水泥质量的0.05%-1%,水灰比为0.4;将传感器原件放入开启混凝土壳体内,空隙处填充缓冲块固定,制得温度传感器。与混凝土相容性好,强度高、韧性好,且可连续敷设,适用于水利大坝、公路或建筑物的内部长期温度监测的温度传感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将等质量的碳纳米管、分散剂加入水中,超声分散,得到均匀的碳纳米管分散液;②将碳纳米管分散液与水泥搅拌后装入模具中,之后将四个不锈钢网电极沿模具长度方向,等间距垂直插入模具中,拆模后,标准养护28天,得到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温度传感器原件;碳纳米管质量为水泥质量的0.05%‑1%;③成型可开启混凝土壳体,其强度高于周围混凝土强度,尺寸大于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温度传感器原件;④将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温度传感器原件置入,空隙处填充缓冲块固定,制得温度传感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0786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