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电耦合离子聚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2283.0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4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梅 |
主分类号: | H01J49/06 | 分类号: | H01J49/0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电耦合离子聚焦装置,其利用文丘里和科恩达效应,有效地提高了在大气压下,喷雾离子在进入质谱仪进样界面之前的电离效果和传输效率。装置前半部分由一个包含入口的嵌入式器件与主体部分组合形成一个与气室相连通的锥形狭缝。在进气口通入氮气,使得环形气室充满高压气体,随之气体均匀的从锥形的狭缝吹出。进而在离子漏斗和出口处形成高速气流。正是这一小部分高速氮气带动着管道周边包含目标离子气体的运动。通电离子漏斗由一系列电极板排列而成。该电极板沿出口方向,内径逐渐减小。同时,在电极板上施加DC和RF电压。实验中气相离子就是通过以上气动力学和电场力效果的结合来达到聚集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离子 聚焦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气电耦合离子聚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聚集装置包括入口部分(201)、主体部分(202)、离子漏斗(220)和出口部分(203),主体部分(202)、离子漏斗(220)位于入口部分(201)与出口部分(203)之间,两者无先后顺序;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为圆柱形状,入口部分的半径大于出口部分的半径;离子漏斗(220)为锥形结构,离子漏斗的内径从入口部分(201)向出口部分(203)方向尺寸递减;主体部分(202)包含一个环形结构的气室(205),该气室(205)与入口部分(201)共同形成部分密闭气室;入口部分(201)为嵌入式结构,与主体部分(202)之间形成倾斜狭缝(207),气体沿倾斜狭缝(207)吹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梅,未经韩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8228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