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鲜银耳的贮藏保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5509.6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3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东;王晓拓;王丽芳;冯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B7/00 | 分类号: | A23B7/00;A23B7/04;A23B7/154;A23B7/157;A23B7/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银耳的贮藏保鲜方法,属于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领域。步骤包括鲜银耳的选取、防褐变天然食品保鲜剂的配制与处理、气调包装(MAP)、射线或电子束辐照杀菌、低温贮藏至出库、上市。该方法贮藏的鲜银耳腐烂率低,褐变程度小,可较好地保持鲜银耳原有的质地、色泽、营养和风味,贮藏期长达30天以上,实现鲜银耳的长效保鲜。并且所用的防褐变天然食品保鲜剂采用可食用成分配制,辐照采用国家允许范围内的剂量,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可靠性高。本方法经试验也适用于鲜黑木耳的长效保鲜,但因成分差异,参数设置会有所不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耳 贮藏 保鲜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鲜银耳的贮藏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挑选无腐败、霉变的鲜银耳,清除其表面的泥土、杂质;步骤2、经步骤1得到的鲜银耳立即放入冷库预冷;步骤3、经步骤2预冷的鲜银耳表面喷洒防褐变天然食品保鲜剂,并进行短时微波处理;步骤4、经步骤3处理后的鲜银耳采用气调包装技术包装;步骤5、经步骤4包装后的鲜银耳采用辐照杀菌;步骤6、经步骤5杀菌后的鲜银耳冷藏至出库、上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6550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