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金属掺杂的、孔洞有序的二氧化钛多孔薄膜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8833.5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6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盘荣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4/08 | 分类号: | C23C24/0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韦微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金属掺杂的、孔洞有序的二氧化钛多孔薄膜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能完全分解成气态物质NH3和(或)CO、CO2的试剂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或者二氧化钛溶胶均匀分散在水或乙醇中,制得分散体系;将所制备的分散体系经旋涂、提拉、刮涂或者压片等方法,制成二氧化钛薄片,并在一定的温度下干燥;将干燥后的二氧化钛薄片在一定真空度中进行控制升温速率的热处理,制得一种非金属掺杂的、孔洞有序的二氧化钛多孔薄膜。本发明通过控制试剂的量、热处理时的真空度、升温速率,同时实现对二氧化钛多孔薄膜的孔洞的有序性、孔径的有效控制以及非金属元素(N、C)的有效掺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金属 掺杂 孔洞 有序 氧化 多孔 薄膜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非金属掺杂的、孔洞有序的二氧化钛多孔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选取一定量在热处理过程中能完全分解且得到气态物质为NH3、CO、CO2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的试剂;(2)将纳米级的二氧化钛粉体分散于溶剂中得到二氧化钛分散液,对二氧化钛分散液进行超声5~20分钟后,研磨20~120分钟,制备出二氧化钛浓度为5~50重量%的二氧化钛分散体系;或者将二氧化钛溶胶分散于溶剂中,制备出二氧化钛浓度为5~50重量%的二氧化钛分散体系;或者将浓度为40‑90mg/ml的二氧化钛溶胶直接作为二氧化钛分散体系;(3)将步骤(1)中所述的试剂或将该试剂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浓度为10~80重量%的试剂溶液和步骤(2)中的二氧化钛分散体系混合均匀,使在热处理过程中能分解为气态物质的试剂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2%~20 %,采用旋涂、提拉、刮涂或压片的方式,制成二氧化钛薄片,并在温度为20℃~60℃下干燥0.5~4h;(4)将步骤(3)中干燥后的二氧化钛薄片在绝对真空度为0.01KPa~50 KPa、升温速率为0.1 ℃/min~10 ℃/min的条件下加热至90℃~450℃,并保温0.2~2h后保持真空状态下冷却,获得一种非金属掺杂的、孔洞有序的二氧化钛多孔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5883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腰带革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麦发芽产物的综合利用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