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85610.0 申请日: 2013-10-16
公开(公告)号: CN103595456A 公开(公告)日: 2014-02-19
发明(设计)人: 孙力娟;魏勋;黄海平;王汝传;沙超;黄俊杰;肖甫;徐佳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邮电大学
主分类号: H04B7/14 分类号: H04B7/14;H04W84/18
代理公司: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代理人: 唐小红
地址: 210000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三部分:多媒体传感器节点、多媒体中继节点、监测中心。本发明设计研发了基于wifi技术的多媒体音视频数据采集传感器。有效解决了zigbee技术在此方面的不足;同时本发明的多媒体传感器皆有zigbee技术的传输功能。其中,无线多媒体传感器节点包括:图像采集模块、音频采集模块、音视频编码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无线多媒体中继节点包括:微处理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flash存储器模块,接口模块。设计的无线多媒体中继节点的存储转发功能,有效的解决了信道的冲突问题,避免了其他无关信号对本节点的干扰。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系统在实时监控、环境监测等领域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媒体 传感器 网络 数据传输 系统 实现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传输系统由多媒体传感器节点、中继节点、监控PC三部分构成;多媒体传感器节点通过外设采集多媒体信息,然后根据采集不同数据的要求选择对应的传送方式:传送数据流带宽较大的实时视频流数据,采用wifi方式,传送到终端;传送图片或音频数据,采用低功耗的zigbee方式,利用CC2420无线传输模块将数据利用多跳传输给监控PC;数据传输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如下:步骤1)采用一种结合wifi及zigbee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系统,步骤2)采用无线多媒体传感器节点的,采用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节点以ARM9处理器为核心,同时集成了支持MGPEG‑4和H.264视频编解码的硬件CODEC、专用的CAMERA接口CSI和其他常用的接口;步骤 3)采用无线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模块要有足够大的带宽来满足视频传输的需要,采用Ralink公司的rt73无线网卡,它支持IEEE 802.11b/g网络标准,该无线网卡通过USB接口与处理器的USB接口相连,Ralink官方提供了Linux版的驱动,可通过交叉编译移植到无线多媒体节点中,交叉编译器采用厂家提供的arm‑926ejs‑linux‑gcc编译器;步骤 4)采集实时视频数据,利用无线多媒体传感器节点采集实时音视频数据时,节点打开外接摄像头,运行音视频采集模块,将采集的数据编码,通过wifi,连接至无线路由器,监控中心的PC机联通无线路由器,这样实时的数据便会传输到监控PC机上,PC机通过软件解码传送过来的数据,从而进行实时的监控;步骤 5) 采用无线多媒体中继节点的,实现对8路模拟数据传感器信号和SPI、I/O、USART接口的数字信号的采集与传输,并具有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功能;步骤 6)微处理器模块的选取,中继微处理器模块选择的Atmel公司的ATmega1281单片机,它采用精简指令集,以字作为指令长度单位,将内容丰富的操作数与操作码安排在一个字之中,取指周期短,又可预取指令,实现流水作业,可高速执行指令;步骤7)flash存储模块的选取,本模块采用Flash存储芯片AT45DB161D实现实时存储,AT45DB161D采用行接口,通过引脚名称为 #CS来进行使能,并通过三线接口引脚名称为 SI、SO、SCK进行数据通信;步骤 8) 采用JTAG接口,JTAG接口提供了在线程序调试功能,标准的JTAG接口为4线制:引脚名称为TMS、TCK、TDI和TDO,分别为测试模式选择、测试时钟、测试数据输入和测试数据输出;步骤 9)采用中继节点无线通信接口,CC2420 与处理器的连接十分方便,就是微控制器ATmega1281与CC2420的接口电路,采用标准 2×6 双排接插件与微处理器连接,它们之间的连线包括引脚名称为SI、SO、SCLK、CSn四线以及CCA、SFD、FIFO、FIFOP;ATmega1281的SPI接口工作在主机模式,它是SPI数据传输的控制方,CC2420设为从机工作方式;步骤 10)中继节点传输图像,音频数据,利用多媒体中继节点传输图像,音频等带宽较小的数据;无线多媒体传感器采集图像、音频数据,通过CC2420模块,传输至中继节点,中继节点进行存储转发,利用多跳传输到监控PC端,再通过软件解码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8561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