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尺度分解的压缩图像质量无参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4607.0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3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钱振兴;王文文;张新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H04N19/62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分解的压缩图像质量无参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压缩图像的边缘像素,采用非下采样的轮廓波变换,构建图像边缘渐变特征因子;其次,对压缩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获得的图像平滑特征因子;最后,将图像边缘渐变特征因子和图像的平滑特征因子融合,得到压缩图像无参质量评估的评价值公式,实现对压缩图像无参质量评估。本发明采用图像边缘渐变特征因子与图像平滑特征因子进行融合,得到该压缩图像无参质量评估的评价值,综合反映了图像压缩导致的结构失真和平滑失真,因此能有效地评价压缩图像的质量,当图像被低通滤波或裁减时,仍可有效反映图像这两方面的失真情况,因此还提高了图像质量评估的鲁棒性。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尺度 分解 压缩 图像 质量 参评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多尺度分解的压缩图像质量无参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提取压缩图像的边缘像素,采用非下采样的轮廓波变换,构建图像边缘渐变特征因子;其次,对压缩图像进行一维离散余弦变换(DCT),获得的图像平滑特征因子;最后,将图像边缘渐变特征因子和图像的平滑特征因子融合,得到压缩图像无参质量评估的评价值公式,实现对压缩图像无参质量评估,实现步骤如下:(1)、提取压缩图像的边缘像素,得到所有边缘像素集合E及其相应的坐标集合F;对压缩图像的所有像素进行三层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根据相应的坐标集合F中所有元素,判断边缘像素集合E中每一元素属于三层中的其中一层,由此构建压缩图像边缘渐变特征因子;(2)、将图像进行分块,对每一图像分块中的行和列作一维离散余弦(DCT)变换,得到(DCT)变换系数,根据图像块中向量的一维(DCT)变换中行或列系数的数值,确定所有行或列方向平滑向量的个数,获得图像平滑特征因子;(3)、对上述步骤(1)所述的图像边缘渐变特征因子与步骤(2)所述的图像平滑特征因子进行融合,得到该压缩图像无参质量评估的评价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6460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车电池、特别是车辆的动力电池
- 下一篇:对称中央分接头的电感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