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8915.3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6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范远景;黄婷;刘佳林;王瑞欢;荣煜;张铃;曹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31/352;A61K47/24;A61K47/28;B82Y5/00;A61P39/06;A61P3/06;A61P37/04;A61P35/00;A61P17/16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1)将胆甾醇-水合物和大豆卵磷脂溶于三氯甲烷,水浴恒温旋转蒸发,得均匀薄膜;(2)将三羟基异黄酮溶于无水乙醇,再加入PBS缓冲液,得三羟基异黄酮混合液;(3)将三羟基异黄酮混合液、三颗玻璃小珠和吐温-80加入到均匀薄膜,水浴恒温旋转洗膜;(4)水浴超声,过微孔滤膜;(5)冷冻干燥,得到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固体。包封率大于59.5%,载药量大于17.45%,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固体为颗粒均匀的粉状固体,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0~60nm,96%的脂质体粒径在100nm以内。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提高了三羟基异黄酮在体内的生物利用率。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异黄酮 纳米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 按重量比0.1~0.2︰1取胆甾醇‑水合物0.02g~0.04g和大豆卵磷脂0.2g,溶于20ml的三氯甲烷中,在避光的条件下,用旋转蒸发器水浴恒温旋转蒸发,蒸发温度37℃;在容器内壁形成均匀薄膜,继续旋转10~15 分钟,除去残余溶剂备用;(2) 按三羟基异黄酮和大豆卵磷脂的重量比0.015~0.025︰1,取三羟基异黄酮0.003~0.005g,溶于15 ml无水乙醇中混匀,再加入30 ml PBS缓冲液,PBS缓冲液的 pH值为7.0,充分混合,得到45ml三羟基异黄酮混合液; (3) 将45ml三羟基异黄酮混合液、3~5颗玻璃小珠、0.05ml吐温‑80加入到步骤(1)内壁有均匀薄膜的容器中,用旋转蒸发器水浴恒温旋转洗膜3小时,洗膜温度37℃;得到脂质体悬浮液;(4) 将脂质体悬浮液在常温下超声10分钟,经过0.8μm的微孔滤膜,获得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膜过滤溶液;(5) 将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膜过滤溶液冷冻干燥24小时,得到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固体;所述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固体的包封率分别为59.5~67.5%,载药量为17.45~22.12%,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固体为颗粒均匀的粉状固体,且颗粒间彼此分散、独立,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0~60nm,96%的脂质体粒径在100nm以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6891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