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68915.3 申请日: 2013-08-22
公开(公告)号: CN103446055A 公开(公告)日: 2013-12-18
发明(设计)人: 范远景;黄婷;刘佳林;王瑞欢;荣煜;张铃;曹迪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127 分类号: A61K9/127;A61K31/352;A61K47/24;A61K47/28;B82Y5/00;A61P39/06;A61P3/06;A61P37/04;A61P35/00;A61P17/16
代理公司: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代理人: 金惠贞
地址: 230009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羟基 异黄酮 纳米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纳米体领域,具体涉及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异黄酮主要分布于大豆种子的子叶和胚轴中,但含量极少,并且提取极为困难,1吨大豆里也只能提取大约10公斤的大豆异黄酮,故有“植物软黄金”之称。目前发现的大豆中异黄酮共有12种,分为游离型的甙元和结合型的糖甙两类,甙元占总量的2%。—3%,包括3种异黄酮苷元,分别为5,7,4’-三羟基异黄酮(染料木素,Genistein,简称Gen)、7,4’-二羟基异黄酮(大豆黄素,Daidzein,简称Dai)和7,4’-二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黄豆黄素,Glycitein,简称Gly),组成比例为5︰4︰1。其中,产生生理活性的组分主要是三羟基异黄酮和大豆黄素,三羟基异黄酮的生理活性高于大豆黄素。大豆异黄酮被称为“植物雌激素”,具有抗氧化、调节血脂、提高免疫力和抗辐射等诸多保健功效,在抗肿瘤、降血脂和对抗疾病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三羟基异黄酮难溶于水,机体内细胞很难吸收,故生物利用度低,影响其在体内的生物活性,并且其容易受外界环境(温度、湿度、氧气等)的影响,极大限制了它的活性和潜在的健康效益。

脂质纳米体(脂质小囊)是近年研究较多的一种剂型,它制备简单,应用方便,可多用途给药,是一种具有同生物膜性质类似的磷脂双份子层结构载体。普通脂质体(1~100μm)在应用中遇到一些局限性,原因在于其粒径太大,难以穿透细胞,而纳米尺寸的脂质体由于在穿透性能和体内被动靶向性等方面有特殊的性质,可以保护药物免受降解、直接达到靶向部位和减少毒副作用。

脂质体的膜材与哺乳动物细胞相似,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三羟基异黄酮包裹进纳米脂质体中,可以增加其在体内的吸收,提高它的生物利用度。应用在保健食品和医药领域可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营养物质的需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三羟基异黄酮的稳定性以及其在人体内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的制备方法。

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 按重量比0.1~0.2︰1取胆甾醇-水合物0.02g~0.04g和大豆卵磷脂0.2g,溶于20ml的三氯甲烷中,在避光的条件下,用旋转蒸发器水浴恒温旋转蒸发,蒸发温度37℃;在容器内壁形成均匀薄膜,继续旋转10~15 分钟,除去残余溶剂备用;

(2) 按三羟基异黄酮和大豆卵磷脂的重量比0.015~0.025︰1,取三羟基异黄酮0.003~0.005g,溶于15 ml无水乙醇中混匀,再加入30 ml PBS缓冲液,PBS缓冲液的 pH值为7.0,充分混合,得到45ml三羟基异黄酮混合液;

 (3) 将45ml三羟基异黄酮混合液、3~5颗玻璃小珠、0.05ml吐温-80加入到步骤(1)内壁有均匀薄膜的容器中,用旋转蒸发器水浴恒温旋转洗膜3小时,洗膜温度37℃;得到脂质体悬浮液;

(4) 将脂质体悬浮液在常温下超声10分钟,经过0.8μm的微孔滤膜,获得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膜过滤溶液;

(5) 将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膜过滤溶液冷冻干燥24小时,得到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固体;所述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固体的包封率分别为59.5~67.5%,载药量为17.45~22.12%,三羟基异黄酮脂质纳米体固体为颗粒均匀的粉状固体,且颗粒间彼此分散、独立,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0~60nm,96%的脂质体粒径在100nm以内。

所述PBS缓冲液由浓度0.2M的十二水磷酸氢二钠62ml、浓度0.2M的二水磷酸二氢钠38ml配制而成。

所述玻璃小珠的直径为5~6mm。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本发明制备的产品以卵磷脂和胆固醇为包材,用旋转蒸发制膜的方法包裹三羟基异黄酮得到其脂质纳米体。该法制备的产品三羟基异黄酮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且脂质体的粒径达到纳米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8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