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6324.2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4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黄文;王翔;王庆;李水生;肖玲;杨宇晴;张海发;林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含以下步骤:设置室内育苗池,选取生物饵料;设置放卵密度;控制育苗池水体系统平衡,利用浓缩小球藻、活菌和新鲜海水,通过不断添加和更替浓缩小球藻、活菌和新鲜海水的方法以及通过含全池吸底的补充过程来调控整个育苗池水体系统的平衡;以及生物饵料的投喂过程,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石斑鱼孵化育苗,具有操作简便、可控性强、产出鱼苗体质优良、病害少、产量高、出苗稳定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培育 石斑鱼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小水体培育石斑鱼苗的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以下步骤:(1)设置室内育苗池,并对需用的海水进行预处理;(2)选取生物饵料,所述生物饵料包括活体海水浓缩小球藻、轮虫、枝角类和丰年虫;其中活体海水浓缩小球藻和丰年虫可直接投放使用,轮虫和枝角类需经营养强化剂强化后投放使用;(3)设置放卵密度,放卵密度为8000~16000个石斑鱼优质受精卵/m³海水;(4)控制育苗池水体系统平衡,利用浓缩小球藻、活菌和新鲜海水,通过不断添加和更替浓缩小球藻、活菌和新鲜海水的方法以及通过含全池吸底的补充过程来调控整个育苗池水体系统的平衡;(5)生物饵料的投喂过程:孵化后第三天~第十天,投喂轮虫,使得育苗池中轮虫密度为10~15个/mL;第十一天~第十五天,投喂轮虫和枝角类,使得育苗池中轮虫密度为5~10个/mL、枝角类密度为3~5个/mL;第十六天~第三十天,投喂枝角类,使得枝角类密度为5~10个/mL;第三十一天~第三十五天,投喂枝角类和丰年虫,一天四次,喂饱为止;第三十五天后,投喂丰年虫,一天四次,喂饱为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6632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猪饲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泵热水机在线自诊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