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护盾式TBM施工时对豆砾石回填灌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6279.8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阳斌;王国安;吴乐;郑清君;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采用护盾式TBM施工时对豆砾石回填灌浆的方法,涉及隧道施工领域,本发明通过对豆砾石回填时要求按照先从两侧对称注入,先拱底、次两侧、后拱顶的次序,即工作孔D(9)和工作孔H(13)、后工作孔C(8)和工作孔J(12)、工作孔B(7)和工作孔F(11)、最后工作孔A(6),的顺序,大大避免了充填的豆砾石出现架空,有效的保证了对空隙回填灌浆的密实度,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有效的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护盾式 tbm 施工 砾石 回填 灌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护盾式TBM施工时对豆砾石回填灌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进行施工前的准备,首先根据施工要求准备好管片衬砌(3)、豆砾石、水泥和砂子,同时在底部用的管片衬砌(3)上设置工作孔E(10)和工作孔I(14),在两侧用的管片衬砌(3)上分别设置工作孔C(8)、工作孔D(9)、工作孔J(12)和工作孔H(13),在顶部用的管片衬砌(3)上设置工作孔A(6)、工作孔B(7)和工作孔F(11),以满足顶部豆砾石回填密实度;第二步、待备齐第一步要求的物料后,将管片衬砌(3)安装在挖掘后隧道的内壁上,然后在管片衬砌(3)上分别标注出工作孔A(6)、工作孔B(7)、工作孔C(8)、工作孔D(9)、工作孔E(10)、工作孔F(11)、工作孔J(12)、工作孔H(13)和工作孔I(14)的位置,以便准确做好施工记录;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安设孔口管,然后往工作孔E(10)和工作孔I(14)区域进行水泥砂浆回填,对底部用的管片衬砌(3)与围岩间进行填充形成水泥砂浆填充层(1),注浆压力为0.2~0.3MPa,进一步往工作孔A(6)、工作孔B(7)、工作孔C(8)、工作孔D(9)、工作孔F(11)、工作孔J(12)和工作孔H(13)内注射豆砾石形成豆砾石填充层(2),回填压力为0.3MPa~0.4MPa;第四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安设孔口管,连通水泥浆管路,并检查水泥浆浆液水与灰的比例;第五步、在第四步的基础上,利用水泥注浆机进行水泥注浆,首先往工作孔A(6)、工作孔B(7)、工作孔C(8)、工作孔D(9)、工作孔F(11)、工作孔J(12)和工作孔H(13)内进行水泥灌浆,灌浆顺序为,先工作孔D(9)和工作孔H(13)、后工作孔C(8)和工作孔J(12)、工作孔B(7)和工作孔F(11)、最后工作孔A(6),每层间纵向间隔10~18米,将水泥浆注至豆砾石空隙中,与豆砾石固结成一整体,并与底部砂浆连接成闭合的加固圈;第六步、检查是否符合注浆结束标准,当灌浆孔口压力达到0.3MPa时,灌浆孔停止吸浆,并继续灌浆3~8min即可结束,当灌浆孔附近孔位出现串浆时,即可停止注浆;第七步、检查是否全孔位完成注浆,按照第四步的顺序,由下至上、分梯度逐孔完成注浆,按照第六步标准确定闭浆;第八步、注浆效果检查,注浆效果检查采用压水取芯试验,压水试验在水泥注浆后6~9天进行,取芯试验在灌浆施工后25~30天后进行,在压水取芯试验均满足设计要求条件,鉴定为合格;第九步、注浆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2627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