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地震成像分辨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0919.8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4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锋;吴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提高地震成像分辨率的方法,应用于地震勘探中反射地震资料处理。该方法通过对偏移叠加数据体进行频率相关的幅值恢复和频散校正,整体提升成像的分辨率,并使得中、深层构造的成像分辨率达到与浅层接近的程度。该方法基于粘弹性理论进行幅值恢复和频散校正,但不需要事先提供非均匀Q值场。该方法引入等效Q值描述地震波的粘性吸收,通过建立单一的数值指标,利用参数扫描得到计算所需的非均匀等效Q值场。与非稳态反褶积等方法相比,所建议的方法在恢复高频信息的同时也完成频散校正;由于引入了稳定控制算法,该方法保证计算的稳定性。该方法能更好地指示中、深层构造的断裂和地层沉积样式,对油气、矿产资源勘探有重要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地震 成像 分辨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地震成像分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用多条拖缆或测线采集人工震源激发的反射地震信号,将地震信号记录到磁带上;步骤B、从磁带上读取地震信号到计算机,对叠前地震资料做常规的噪音衰减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得到三维偏移叠加数据体;步骤C、在偏移叠加数据体的剖面图像上,在不同水平位置,考虑同相轴的清晰程度和连续性,确定一个最浅的清晰和连续的同相轴;剖面图像的水平坐标为平行于测线和垂直于测线的两个距离,深度坐标为旅行时,二维显示时取垂直于测线距离为常量得到平行测线方向切片的剖面图,取平行于测线距离为常量得到垂直测线方向切片的剖面图;根据给定的平行和垂直间距,在剖面图像的水平坐标面上确定一组水平样点,水平样点的水平坐标应在选定同相轴的高信噪比部位,且两个相邻样点的距离应在0.5到1.5倍的给定间距之间;在每个水平样点,从最浅的选定同相轴开始,通过选取清晰和连续的同相轴,确定一组旅行时由浅到深变化的采样点,定义最浅的采样点为浅部参考点,其它采样点为Q值拾取点;步骤D、确定等效Q值的取值范围,按1/Q等间距选取系列Q值;定义三维偏移叠加数据体中相同水平坐标下的一组随旅行时变化的数据为一个成像道,用每个Q值,对每个选定的水平样点的成像道应用频散校正反Q滤波,在每个水平样点处得到一组随旅行时和Q值变化的二维道集;步骤E、利用步骤D得到的二维道集和基于测井资料的合成地震记录,使用谱比的频率导数指标,得到全部浅部参考点处的等效Q值;步骤F、用步骤D得到的二维道集和步骤E得到的浅部参考点的等效Q值,确定全部Q值拾取点处的等效Q值;步骤G、根据步骤E和步骤F得到的所有浅部参考点和Q值拾取点处的等效Q值,用基于1/Q的光滑插值,得到三维 偏移叠加数据体所包含的全部采样点上的等效Q值;步骤H、用步骤G得到的非均匀等效Q值场,对三维偏移叠加数据体的每个成像道应用稳定的非均匀反Q滤波,得到更新的三维成像数据体;步骤I、通过显示软件将三维成像数据体转换为地下反射构造的剖面图像,剖面图像将指示地下构造的微小断裂和精细的地层沉积样式,用于确定地下生、储油构造和识别油气储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7091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级燃机压气机轴承座的铸造砂型
- 下一篇:长螺栓加工装置的托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