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活性氮化硼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2490.6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4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唐成春;李杰;林靖;徐学文;胡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1/064 | 分类号: | C01B21/064;C04B35/626;C04B35/5833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赵凤英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活性氮化硼的合成方法,该方法采用三步合成:第一步,将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123)、三聚氰胺和硼酸溶于水,用沸腾回流法合成活性氮化硼的前驱体;第二步,在保护气氛下,高温热裂解;第三步,裂解产物用硝酸溶液浸渍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反复冲洗,烘干得到高比表面、大孔体积(包含微孔和介孔)和高活性的活性氮化硼。本发明制得的活性氮化硼具有在常温下对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分别高达每克吸附0.392和0.450克,重复使用60次后仍然保持吸附能力的88%,克服常用的活性炭不能重复使用的缺陷,在水处理和净化领域应用广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处理 活性 氮化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活性氮化硼合成方法,其特征为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123)、三聚氰胺和硼酸溶于水,制得P123‑三聚氰胺‑硼酸‑水溶液,其浓度为每毫升水分别含有0.001‑0.01克P123,0.008‑0.1克三聚氰胺和0.002‑1克硼酸,加入带有回流装置的反应器中,预热70‑95℃使其溶解并保温1‑5小时;(2)将步骤(1)中配制的溶液冷却至10‑30℃,冷却速度为每分钟1‑50℃,有沉淀物析出,并保温1‑10小时,过滤得固体沉淀物;(3)将步骤(2)中得到的沉淀物放入75‑95℃烘干箱中,保温3‑10小时;(4)将步骤(3)中得到的固体,在保护气氛下500‑1700℃热处理,升温速率为每分钟1‑20℃,保温时间为3‑6小时,在保护气氛下降温。得白色固体物质;(5)将步骤(4)中得到的白色固体先用0.01‑0.1mol/L的硝酸水溶液浸渍1‑6小时,再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复冲洗2‑10次,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2‑6次;(6)将步骤(5)中得到的白色固体放入80‑100℃烘干箱中,保温4‑8小时;所得产品为活性氮化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3249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