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器大开孔接管嵌入式补强结构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1360.8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8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红;石从胜;任高峰;郭成成;项连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2 | 分类号: | B23K9/02;B23K9/235;B23K3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西安市杨凌***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大开孔接管嵌入式补强结构施工工艺。在炼油反应器、再生器中使用嵌入补强结构的制造及热处理工艺、焊接质量控制、热处理工装及防止变形工艺均较复杂,应用受到限制。本发明确定嵌入补强板、基体板的下料长度后,进行排版和处理,再进行嵌入补强板分片焊接,将接管焊接到嵌入补强板的接管开孔处,为防止嵌入补强板弧度变化在板内侧焊接加固横向弧板,为防止嵌入补强板沿轴线方向变形在板之间沿轴线纵向贯穿钢管;最后采用炉内热处理方式对补强板组合件进行整体热处理。本发明通过加强厚板焊接质量及变形的控制,优化组装及热处理工装,使嵌入补强板组装焊接及热处理后的变形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保证了嵌入补强结构的制造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大开孔 接管 嵌入式 结构 施工工艺 | ||
【主权项】:
容器大开孔接管嵌入式补强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确定嵌入补强板、筒体基体板的下料长度:(1)嵌入补强板下料长度S1=(2·π·R1中/360)*α其中,R1中为嵌入补强的中径,α为嵌入补强板的圆心角角度;(2)基体板下料长度S2=(2·π·R2中/360)*(360‑α)其中, R2中为基体板的中径,α为嵌入补强板的圆心角角度;步骤二:嵌入补强板的排版和处理:(1)使嵌入补强板上、下环缝与筒体基体板的环缝重合,嵌入补强板的接管开孔中心至嵌入补强板四边尺寸应满足设计最小尺寸要求,嵌入补强板的四周应留出适当的制造余量,其四个边均加大100mm;(2)嵌入补强板的上下带板的纵缝相互错开,且相邻纵缝间距大于3倍板厚,且不小于100mm,纵缝与环缝之间严禁形成“十”字焊缝;(3)不同板厚的嵌入补强板形成焊缝时,以薄板为基准对厚板连接边缘进行削薄处理;步骤三:嵌入补强板分片之间的焊接:(1)采取电加热进行焊接预热及后热,预热温度为80‑120℃,后热温度为200‑350℃;(2)嵌入补强板按照先自身拼接短缝、后长缝的顺序进行焊接,焊接中采取多层多道焊接;步骤四:进行接管的组装焊接:(1)将接管焊接到嵌入补强板的接管开孔处;(2)接管处将接管直径等分,在等分点位置处设置横向加固弧板,接管处加固弧板需嵌入接管内部,并且伸出接管外100mm,接管内加固弧板之间纵向用Φ273*15mm短管支撑;步骤五:热处理及防变形工装:(1)为防止嵌入补强板弧度变化,在嵌入补强板内侧焊接加固横向弧板;为防止嵌入补强板沿其轴线方向变形,在加固横向弧板之间沿补强板轴线贯穿钢管;(2)采用炉内热处理方式对补强板组合件进行整体热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6136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