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电源指示的触摸式有线无线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7198.4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9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燕;蔡文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电源指示的触摸式有线无线控制器。目前的控制器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利用机械式或电子式开关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中交流电源指示模块与三相220V交流输入相连接,交流取电模块与其中一相220V交流输入相连接,交流取电模块与交流电源指示模块信号连接,交流取电模块与容性触摸感应器电源连接,容性触摸感应器与继电器控制电路信号连接,容性触摸感应器与红外遥控电路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人体触摸感应代替按键实施控制,同时可以对三相电源进行断电指示,而且具有本地有线继电器控制和无线红外控制功能,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用于体验更佳的控制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指示 触摸式 有线 无线 控制器 | ||
【主权项】:
一种带电源指示的触摸式有线无线控制器,包括交流取电模块、交流电源指示模块、容性触摸感应器、继电器控制电路和红外遥控电路;其特征在于:交流电源指示模块与三相220V交流输入相连接,交流取电模块与其中一相220V交流输入相连接,交流取电模块与交流电源指示模块信号连接,交流取电模块与容性触摸感应器电源连接,容性触摸感应器与继电器控制电路信号连接,容性触摸感应器与红外遥控电路信号连接;所述的交流取电模块包括第一接插件P1,第二接插件P2,稳压芯片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第一接插件P1接交流220V,其中第一接插件P1的引脚1接电源,第一接插件P1的引脚2接地GND,第二接插件P2提供了控制器需要的直流电源,第二接插件P2的引脚1输出+12V,第二接插件P2的引脚2输出+5V,第二接插件P2的引脚3为地GND;第一接插件P1的引脚1接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GND,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GND,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稳压芯片U1的管脚1、第二接插件P2的引脚1,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GND,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GND,稳压芯片U1的管脚2接地GND,稳压芯片U1的管脚3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二接插件P2的引脚2,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GND,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GND;第一二极管D1为防反接二极管,第二二极管D2为稳压二极管;所述的交流电源指示模块包括第三接插件P3,第四接插件P4,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和第九二极管D9;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第二接插件P2的第2引脚VCC5,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GND;第三接插件P3接交流220V,其中第三接插件P3的引脚1接电源,第三接插件P3的引脚2接地GND,第三接插件P3的引脚1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和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和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接地GND;第四接插件P4接交流220V,第四接插件P4的引脚1接电源,第四接插件P4的引脚2接地GND,第四接插件P4的引脚1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和第七电容C7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和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接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第九二极管D9的阳极,第九二极管D9的阴极接地GND;第三二极管D3,第六二极管D6,第九二极管D9均为发光二极管,分别显示三路交流220V电压,若有电压,发光二极管发光;若无电压,发光二级管熄灭;第五二极管D5和第八二极管D8为防反接二极管,第四二极管D4和第七二极管D7为稳压二极管;所述的容性触摸感应器包括触摸芯片U2,第十三电阻R13,第八电容C8,第十二极管D10和第一三极管Q1,触摸芯片U2的管脚2接人体感应触摸电容Cin和第八电容C8的一端,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GND;触摸芯片U2的管脚6和管脚7接第二接插件P2的第2引脚VCC5,触摸芯片U2的管脚3和管脚8接地GND;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接第二接插件P2的第2引脚VCC5,另一端接第十二极管D10的阳极,第十二极管D10的阴极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接触摸芯片U2的管脚5,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GND;触摸芯片U2的管脚1悬空,触摸芯片U2的管脚4输出为红外控制接口IrDA,触摸芯片U2的管脚5输出为继电器控制接口Relay;第十二极管D10为发光二极管,人体感应触摸时继电器控制接口Relay输出高电平,红外控制接口IrDA输出低电平,第十二极管D10发光,否则第十二极管D10熄灭;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五接插件P5,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一二极管D11,继电器K1和第二三极管Q2;容性触摸感应器的继电器控制接口Relay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GND,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第十一二极管D11的阳极和继电器K1的一控制端,十一二极管D11的阴极和继电器K1的另一控制端接第二接插件P2的第1引脚VCC12;第五接插件P5的管脚1和管脚2分别接继电器K1的两个受控端,第五接插件P5的管脚3接地GND;当继电器控制接口Relay为高电平时,第五接插件P5的管脚1和管脚2导通,否则第五接插件P5的管脚1和管脚2之间断开;所述的红外遥控电路包括时基芯片U3,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二二极管D12,第十三二极管D13,第三三极管Q3和场效应管T1;时基芯片U3的管脚1接场效应管T1的漏极,场效应管T1的栅极接红外控制接口IrDA,场效应管T1的源极接地GND;时基芯片U3的管脚2和管脚6接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第十三二极管D13的阴极、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接时基芯片U3的管脚1、第十电容C10的一端和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接时基芯片U3的管脚5,第十三二极管D13的阳极和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接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接第二接插件P2的第1引脚VCC12;时基芯片U3的管脚4和管脚8接第二接插件P2的第1引脚VCC12;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接第二接插件P2的第1引脚VCC12,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接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阳极,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阴极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接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接时基芯片U3的管脚3;第十二二极管D12为红外发射二极管,当红外控制接口IrDA输出低电平,触发时基芯片U3,发射红外信号;所述的稳压芯片U1采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LM7805,触摸芯片U2采用中国博晶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ST01B,继电器K1采用宏发继电器JQC‑3FF/12V,时基芯片U3为美国Signetics公司的NE555;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采用NPN型9013,场效应管T1采用PMOS型FE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未经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61719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藏式锁芯套件
- 下一篇:泡沫体、泡沫体的制造方法及功能性泡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