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拱隧道中隔墙拱顶混凝土浇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7276.8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舒荣壮;粟开贤;陈雪松;张涛;毛远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拱顶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钢模板的制作和设置,b布设砼泵管,c浇筑中下部砼和中上部砼,d增压浇筑拱部砼。本发明的连拱隧道中隔墙拱顶混凝土浇筑方法具有一次性使拱顶混凝土密实,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隔墙 拱顶 混凝土 浇筑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拱顶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钢模板的制作和设置,包含以下步骤:(1)钢模板和钢模片制作根据隧道设计尺寸制作左右弧形对称的钢模板,钢模板是一种由立柱(6)、水平梁(5)、横档(4)、肋龙骨(3)和主龙骨(2)相互固焊成的弧形钢框架,在弧形主龙骨(2)和肋龙骨(3)外侧焊接同主龙骨(2)相同弧度的钢模板面板(1);立柱(6)下部设有滑轮(7);在钢模板面板(1)中部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人孔(10),且在弧形钢框架顶端和底部的钢模板上各设有数个并排活动钢模片同模片;(2)在中隔墙基础上测设中心线从隧道进洞口向内测量,在中隔墙基础上定点,和隧道出洞口控制点校核数据偏差,进行复测最终确定各断面中心点;(3)定位钢模板轨道以中隔墙中线位置为中心点,每10米测一个断面中心点,再以每10米位置从中隔墙中心点向两边定出中隔墙边线点,中隔墙边线点加上钢模板结构外伸钢轨的距离定出轨道点位置,轨道点连线为轨道线;(4)移动钢模板就位和加固第一钢模板施工前采用挖掘机和装载机配合吊动钢模板到轨道上,挖掘机形成支撑,装载机为动力推动钢模板进洞;第二模及后期模板移动采用葫芦在中隔墙基础上钻孔放钢筋形成支点,葫芦拉动钢模板前进;在钢模板外侧下部、中部及顶部形成三排间距1.5米一道的木支撑;b、布设砼泵管混凝土泵车设置在中隔墙后方左右洞内,泵管伸至中隔墙封头板位置,采用两道弯管连接引至弧形钢框架封头板拱顶位置,再用弯头连接后连接两节软式泵管,两节软式泵管从拱顶位置引至浇筑段中间位置,软式泵管采用铁丝双股进行固定,第一道铁丝在拱顶弯头外,第二道铁丝取中间位置托起软管,第三道铁丝拴住软式泵管固定在中隔墙中间位置,第三道铁丝头从开窗处引出固定在外膜工字钢上;c、浇筑中下部砼,包含以下步骤:(1)浇筑中下部砼软式泵管口在浇筑段中隔墙中间,并且离中隔墙基础在1.7米以内,可以直接浇筑中隔墙中下部混凝土;(2)提升软式泵管中隔墙中下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完毕,提升软式泵管至中隔墙中部提前固定的3道水平铁丝上,第二节软式泵管端部1米位置采用第三道铁丝固定,提升第二节软式泵管时在第三道铁丝位置设置第四道铁丝固定软管在中隔墙中部;(3)浇筑中上部砼第三道铁丝固定在第二节软式泵管端口1米位置;浇筑过程中采用振动棒从钢模板顶处进行中上部混凝土振捣;(4)调整顶部活动钢膜片浇筑顶部砼中上部混凝土振捣完毕,提升几道铁丝高度后调整顶部全部活动钢膜片高度,对拱顶不平整位置进行封闭,浇筑顶部混凝土;d、增压浇筑拱部砼,包含以下步骤:(1)浇筑顶部砼拱顶混凝土浇筑用泵混凝土压力推动混凝土前移灌满密实;拱顶可采用同标号细石混凝土或同标号砂浆进行浇筑;(2)拆除拱顶软式泵管拱顶混凝土灌满至弧形钢框架封头板位置拱顶混凝土流出时进行软式泵管移出,先拆除所有铁丝的固定,解除拱顶弯头管处可调节高度套箍的约束,在弯头管位置拴葫芦进行外力引导,葫芦借力点选中隔墙基础混凝土处钻孔打钢筋头固定,进行适当输送混凝土并逐渐移出软式泵管;弯头泵管与封头板顶部槽钢上固定孔连接:软式泵管移出后封闭封头板顶部拱顶位置,连接弯头泵管于18槽钢上的固定泵头上;(3)增压浇筑砼浇筑满弧形钢框架封头板附近拱顶混凝土后适当增加输送混凝土压力,直到钢模片位置出现均匀涌浆;(4)拆模和混凝土养护先拆除封头板面木模板,再解除钢模板处支撑,最后利用葫芦脱模;在中隔墙中上部三道横向水管钻孔进行压力水喷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8727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墙体镶嵌式大倾角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 下一篇:路沿石滑模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