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乙烯二胺和乙醇胺共沸物的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6478.2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2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明;吕剑;王伟;王博;余秦伟;曾纪珺;赵锋伟;袁俊;杨志强;王为强;梅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87/08 | 分类号: | C07D487/08;C07C215/08;C07C21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沸剂使用量低、耗能小的三乙烯胺和乙醇胺共沸物得分离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乙烯二胺和乙醇胺共沸物的分离方法,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三乙烯二胺和乙醇胺的共沸物、共沸剂送入共沸精馏塔,塔顶馏分为共沸剂与乙醇胺的共沸物,塔釜馏分为三乙烯二胺与共沸剂混合物,所述的共沸剂为双环己烷或十氢化萘。(2)共沸精馏塔的塔顶馏分进入相分器进行相分,上层为共沸剂,循环至共沸精馏塔,下层为乙醇胺粗品,进入乙醇胺精制塔。(3)乙醇胺精制塔的塔顶馏分为共沸剂与乙醇胺的共沸物,循环至共沸精馏塔,乙醇胺精制塔塔釜馏分为乙醇胺。本发明有效减少了共沸剂的使用量,显著降低了能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烯 乙醇胺 共沸物 分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三乙烯二胺和乙醇胺共沸物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三乙烯二胺和乙醇胺的共沸物、共沸剂送入共沸精馏塔(T1),塔顶馏分为共沸剂与乙醇胺的共沸物,塔釜馏分为三乙烯二胺与共沸剂混合物,该混合物经冷却后结晶析出固体,经过滤后得到的固体即为三乙烯二胺产品,共沸物中的乙醇胺与共沸剂的摩尔比为3:1~1:2,共沸精馏塔(T1)的操作压力5kPa~50kPa,塔顶温度为100℃~130℃,塔釜温度为130℃~160℃,回流比为0.5~4;(2)共沸精馏塔(T1)的塔顶馏分进入相分器(V1)进行相分,上层为共沸剂,循环至共沸精馏塔(T1),下层为乙醇胺粗品,进入乙醇胺精制塔(T2),所述的相分器(V1)的操作压力为常压,操作温度25℃~60℃;(3)乙醇胺精制塔(T2)的塔顶馏分为共沸剂与乙醇胺的共沸物,循环至共沸精馏塔(T1),乙醇胺精制塔(T1)的塔釜馏分为乙醇胺,其中乙醇胺精制塔(T2)的操作压力为5kPa~20kPa,塔顶温度为90℃~120℃,塔釜温度为100℃~130℃,回流比为0.5~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7647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E-1,1,1,4,4,4-六氟-2-丁烯的共沸和类共沸组合物
- Z-1,1,1,4,4,4-六氟-2-丁烯的共沸和类共沸组合物
- Z-1,1,1,4,4,4-六氟-2-丁烯、反式-1,2-二氯乙烯和1,1,1,3,3-五氟丁烷的共沸和类共沸组合物
- E-1,1,1,4,4,4-六氟-2-丁烯的共沸和类共沸组合物
- E-1,3,4,4,4-五氟-3-三氟甲基-1-丁烯和Z-1,1,1,4,4,4-六氟-2-丁烯的共沸和类共沸组合物及它们的用途
- 2,3,3,4,4,4-六氟-1-丁烯和1,1,1,2,3,3-六氟丙烷的共沸和类共沸组合物及其用途
- E-1,1,1,4,4,4-六氟-2-丁烯的共沸和类共沸组合物
- HFO‑E‑1,3,4,4,4‑五氟‑3‑三氟甲基‑1‑丁烯的共沸组合物和类共沸组合物及它们的用途
- 包含Z‑1,1,1,4,4,4‑六氟‑2‑丁烯和甲基全氟丙基醚的共沸组合物和类共沸组合物
- E-1;1;1;4;4;4-六氟-2-丁烯的共沸和类共沸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