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凝胶注模成型、无压烧结制备碳化硅陶瓷叶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2968.4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5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燕青芝;李县辉;葛昌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C04B35/624;C04B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凝胶注模成型、无压烧结制备碳化硅陶瓷叶轮的方法,该方法提供一种具有复杂精确形状特征、外径尺寸可达160mm以上的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叶轮制备方法,采用含硼烧结助剂的碳化硅固相烧结配方体系、凝胶注模成型和无压烧结工艺,包括配制陶瓷料浆、注模、脱模、干燥、机加工、脱胶、无压烧结、机加工共八个步骤。本发明解决了凝胶注模中大批量陶瓷料浆混料不均匀,干燥以及无压烧结过程中的开裂、变形等技术难题,最终实现了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叶轮的制备。该叶轮具有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等良好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各行业腐蚀性液相输送的离心泵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胶 成型 烧结 制备 碳化硅 陶瓷 叶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凝胶注模成型、无压烧结制备碳化硅陶瓷叶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预混原料粉末:将碳化硅粉末、炭黑粉末和碳化硼粉或硼粉加入到去离子水介质中,以丙三醇为分散剂,进行球磨混料、振动磨混料或者搅拌磨混料,料浆经真空烘干、破碎、过筛,或者喷雾干燥,获得混合均匀的混合粉末,备用,其中,碳化硼粉或硼粉0.3wt%‑‑2wt%,炭黑粉末0.5wt%‑‑3wt%,其余为碳化硅粉末;2)配制有机物预混液:将单体和交联剂在预混液中占5~20vol%,分散剂比例为2~5vol%,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机械搅拌,得到有机物预混液,备用,其中,单体和交联剂的质量比为5~20:1;3)配制陶瓷浆料:将步骤1)的预混合的原料粉末加入到步骤2制备得到的有机物预混液中,固相含量45~55vol%;4)真空脱泡:将步骤3得到陶瓷浆料放到密闭容器中,抽真空脱泡;5)加入引发剂、催化剂:向步骤4得到的陶瓷浆料中加入陶瓷浆料重量0.02~0.1wt%的引发剂和陶瓷浆料重量0.01~0.05wt%的催化剂;6)注模成型:将上述步骤制备得到的陶瓷浆料注入到特制的陶瓷叶轮模具中,室温固化,脱模,得到陶瓷叶轮生坯; 7)控湿、控温两段式干燥:将上述步骤制备得到陶瓷叶轮生坯放入可控制湿度的环境中,在室温下控制湿度缓慢的从100%降低至50%,保持2~24h,然后转移到烘箱内缓慢升温至100℃,保温1~5h; 机械加工,获得陶瓷叶轮部分形状、尺寸细节;8)真空脱胶:将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得到陶瓷叶轮采用真空脱胶炉,在流动氩气气氛下,缓慢脱除陶瓷叶轮中的有机物成分;9)无压烧结:上述步骤处理得到陶瓷叶轮置于真空烧结炉中,在温度为1700℃保温1~3h,再以2~8℃/min升温至2000℃,保温1~3h,在温度2050~2200℃进行烧结,保温时间1~2h,进行机械加工:该阶段陶瓷叶轮烧结坯硬度极高,机械加工主要是金刚石砂轮磨削,获得具有复杂精确形状特征、外径尺寸可达160mm以上的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叶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9296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酯交换法合成仲丁醇的催化精馏工艺及其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